盘点60后正部中进步最快的官员 专家型最多
原标题:谁才是60后正部中进步最快的?
撰文|高楼
前阵子讨论了“70后”高官,今天来谈谈他们的前辈“60后”。
昨天,出生于1960年的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转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并明确为正部长级。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1名“60后”正省部级以上干部(军队系统除外),其中副国级3人,正省部级18人。福建省原省长苏树林则成为首个落马的“60后”正部。他们的基本情况可见下表。
图示21人中,出生于1960年的“老大哥”有7人,“65后”则只有陆昊与秦宜智。有7人在40岁之前成为副部级干部,分别是孙政才(39岁)、陈世炬(39岁)、孙金龙(39岁)、努尔·白克力(39岁)、胡春华(38岁)、周强(37岁)、陆昊(36岁)。
别以为只有共青团的干部进步快,深耕某一专门领域的“专家型官员”在60后正部群体中占比最大。孙政才是农学博士,在北京农林科学院工作多年,曾任农业部长。
“航天少帅”张庆伟,在中国航天事业和国产大飞机制造事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青海省长郝鹏同样出身军工系统,他曾在中航工业兰州飞控仪器总厂工作了17年。
清华原校长陈吉宁从事环境工程研究多年,出任环保部长堪称学以致用,陈吉宁就任副部的时间最晚(2012年),年纪也最大(48岁),但仅用了3年时间就晋升正部,实现了华丽的“弯道超车”。
尹力是医学博士,在卫生部门工作近30年。2003年“非典”肆虐时期,他以“救火队员”身份出现,担任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贡献颇多。
丁薛祥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上海材料研究所工作,后出任上海市科技委副主任。秦宜智曾在清华核反应堆专业学习,毕业后到四川攀钢工作13年。孙金龙大学时学的是地质专业,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后出任中国地质工程公司总经理。
陈敏尔与鲁炜皆出身文宣系统。陈大学毕业后即进入基层宣传部门工作,后当过浙江日报社长。鲁炜从一线记者做起,后一路升至新华社副社长。他们都曾是新闻行业的领军人物。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 曾说过,当前的干部任用思路一方面要求逐级晋升、履历完整,另一方面要求专业过硬、能力突出。“专家型官员”在各自领域内均有深厚造诣,得以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凭此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进而熟悉了全面的行政工作,为执掌地方和部委打下了基础。
“少数民族地区”是60后正部从政履历上的又一大关键词。努尔·白克力是维吾尔族,努尔兰·阿不都满金是哈萨克族,二人皆是在家乡新疆成长起来的。胡春华、秦宜智、郝鹏都在西藏工作多年,胡春华还当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而孙金龙则是调任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后晋升正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一方面政情复杂,工作中考虑问题务必周全稳妥,处事严谨细致,一刻不能松懈,这种环境能够培养出忠于职守、勤政务实的干部,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具有后发优势,在经济建设中也相对容易出成果。
在所有60后正部中,潘岳的经历可谓最多元:16岁进入38军当兵,退伍后从事新闻工作,当过《中国技术监督报》和《中国青年报》的副总编,在团中央短暂工作后,任职于国务院的多个部门。他既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写过多篇引起中央重视的理论文章,也在环保部(总局)工作13年,掀起“环评风暴”。他是一位个性十分鲜明的“明星官员”,著名学者南怀瑾说:“潘岳老弟,中年气盛,锐意如风雷。”
潘岳十八大之后,中央高度重视统战工作。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在统战系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潘岳身上的理论素养与进取精神,正适合“大统战”工作的需要,也为他自己的发展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来源:长安街知事
责任编辑:赵家明 SN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