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85后教师 受邀赴非洲教古典舞
当含蓄、柔美的中国古典舞,遇见擅长敲击热情奔放的节拍、动作夸张的非洲舞者,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8月8日,在非洲贝宁中国文化中心,一群刚学习了三个星期中国舞的当地舞者,身着中国传统服饰,举着灯笼、中国结,喜气洋洋地跳起中国民间舞蹈《张灯结彩》,有点“跨界”,更多的是震撼。
教他们中国舞的老师刘聪,是来自成都文化艺术学校的85后青年舞蹈教师。此次受中国文化部、贝宁中国文化中心邀请担任当地中国舞短期培训项目的教师。刘聪介绍,短短一个月时间,这些黑皮肤的舞者,从没有任何中国舞技巧,到可以自创新疆舞的“动脖子”技巧,克服诸多囧事。
一囧:贝宁人字典里找不到“含蓄”
7月18日,乘坐了40多个小时的飞机抵达贝宁后的第三天,刘聪首先为当地的艺术学校和联邦歌舞团的成员以及各界舞蹈爱好者,开办了中国舞的讲座。
“中国舞讲究含蓄美,动作放出去了,还要有收回来的呼应。”在讲座上,刘聪边讲解边表演,一个个优美的舞姿、轻盈的舞步,仿佛带领听众畅游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攀登高高的西藏高原,感受充满魅力的傣族风情。
在互动环节里,有不少学员愿意试试刘聪示范的动作。不过学员们一开始跳上,刘聪就傻眼了,他们的动作幅度都非常大,舞蹈过程中咧嘴大笑,气氛非常热烈。
“贝宁的舞蹈很质朴纯粹,他们就算没有音乐也跳得起来,动作单一,身体大幅度摇摆,是真正的手舞足蹈。”刘聪说,太过热情奔放的当地舞蹈语言,一度让他“头大”。因为他计划是教给学员们三支成品舞,其中一曲《竹枝词》是要表现唐代巴蜀民间风韵的,讲究若隐若现的含蓄美。
“一个月的时间,要让学员领悟到中国舞的内涵,非常难。我只能让他们尽量模仿我。”刘聪说,虽然学员们并不理解为什么明明“有十分力气只能用五分”,但大家都非常努力地在模仿老师,认真的表情和不太能控制的夸张动作,时常让他忍俊不禁。
二囧:学员们学会了说“再来一遍”
“再来一遍”,是学员们一个月以来唯一学会的中国话。贝宁的官方语言是法语,而刘聪只会说简单的英语,虽然有翻译陪同,但有的专业的舞蹈词汇,却不太能准确地传递给舞者,双方只能靠肢体语言来表达。
“贝宁的舞者和中国的专业演员有个很大区别是,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舞蹈技巧训练,比如下腰、劈叉这些动作,他们都没有练过。但是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舞蹈的天份,他们随时都可以即兴起舞。”刘聪说,因为不是科班出身,在学舞的过程中,动作有时并不能太规范,刘聪就会喊“再来一遍”。久而久之,学员们都学会这句话,不等翻译说完,各自就重新就位。而在8月8日汇报演出结束后,学员们和刘聪合影完后,大家又齐声说:“再来一遍”,这让刘聪很感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学习新疆舞“动脖子”技巧时,十几名学员苦练了一个星期,都没练成只动脖子不动肩膀的技巧,而“清一色”地做成了肩膀脖子一起动。但学员们都付出了很多努力,让刘聪非常感动。
三囧:街头找裁缝制演出服
中国舞学了一个月,学员们要参加汇报演出了。可是演出服装哪里去找?“中国舞服装讲究轻盈、飘逸。但当地人都穿棉质的衣服,找不到丝绸、雪纺这样的布料。”刘聪说,自己从国内带过来一些服装,但是并不适合学员们的身材,需要改服装。大家就在街头到处寻找裁缝店。
奔走了大半天,终于在不起眼的巷子里,找到了一个年轻的裁缝。让人意外的是,他用的还是中国造的缝纫机。“不过这小伙的缝纫技术,也超出了我的想象。”刘聪说,一共是5条裙子需要修改长度,小伙子一边抹汗一边踩缝纫机,足足花了三个半小时。(记者 赖芳杰 雷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