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农民工的“十三五”畅想:我想自己去闯 

14.02.2016  14:46

        中新网巴中2月13日电 (王哲)“春节后我再也不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到建筑工地上去干活了,我打算干点与汽车有关的活”。正月初六,家住四川巴中恩阳区玉山镇南阳村的王军告诉记者。

        “我也是平常利用手机看些新闻,国内国外的一些大事都还知道一些,'十三五'国家对农村农民的政策有很多,我还是想学些技术,自己还年轻,自己想闯,不想再跟别人打工。”王军说。

        刚20岁出头的王军,1995年出生,看上去与实际年龄偏大一点,算起来他已经加入农民工行列已经三年多了,打工第一件事就是干的建筑工地上的活,也是第一次离开四川巴中老家到了山东。

        “当时也是2013年春节刚过完,就随着爸爸妈妈到了山东泰安,那时北方的雪没融化完,天上还下着雪,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雪,心里还很高兴。”王军说。

        “明娃子(王军小名)是家里超生的,排行老三,前面有两个姐姐,出生两三个月后为了躲避超生罚款,就被自己的父母带到了山西大同的煤矿,那时吃得差,北方气候不好,所以现在他的皮肤那么黑,超过一米七的个子,十分偏瘦”。王军奶奶杨云真说起这个孙子有些心疼。

        记者了解到,在2013年之前,王军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一直都是留守儿童,有时三四年也见不到父母,所以性格有些内向,平时在与大家交谈的时候言语不多。在与记者交谈时他还偶尔翻一下自己的手机。

        “我高中也就上了几天,在学校听不懂课,上课就像坐飞机一样,整天云里雾里的,基础太差,所以跟不走,瞒着老汉儿(四川方言指父亲)把学费退了,到现在老汉儿都怪我”。王军很遗憾的说。

        说到读书这个话题的时候,在一旁的王军的老汉儿王家才就很气愤。“如果他读得书,我就砸锅卖铁送他读书,假若他在工地上能把一些图纸看得懂,就会多挣一些钱,也还不至于现在那么辛苦。”王家才告诉记者。

        “前几年,家里花了三十多万盖这个三层楼的房子,从去年起,我们家里都以他的名字给他存了一些钱,现在就看他下来想做啥子,家里也会支持他。”王家才说。

        “那个新能源汽车咋样?高速路上是不是也可以跑?卖的价格贵不贵?国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有些啥子补贴呢?”交谈间,王军还向记者打听起新能源汽车的问题来。

        其实王军还有自己另外的打算,说到新农村的建设,老家山青水秀,他说去年想到了以后自己在家乡搞甲鱼养殖,山下的巴(中)广(安)渝(重庆)高速路建成通车后,绿色的新鲜甲鱼就可以直接拉到重庆,甚至更远一点的地方。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春节,王军根本没有闲着,他已经开始盘算着春节后的打算了,也开始盘算自己的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