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80后人大代表:第一年当代表时不知如何履职
2015广东两会
朋友圈
南都讯 今年省“两会”即将落下帷幕,几天来,在700多名省人大代表忙碌的身影中,不时能看到几张略显稚嫩的面孔。在本届省人代会广州团中,有几位“80后”省人大代表,他们中最年轻的一位三年前当选人大代表时仅24岁。“80后”代表的视角与老代表有何不同?年轻的他们能否挑起人大代表的重任?三年过去了,这些曾经的省两会“小鲜肉”代表们正一步步走向成熟,他们多将目光投向身边人和事,提出接地气的想法和建议。
张佩佩:
最年轻80后代表
关注90后志愿者
素描:女,1989年生,河南驻马店人,广州北二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团总支副书记,拟提交关于完善志愿者培训和组织机制的建议。
张佩佩是省人代会广州团中最年轻的一位,三年前当选省人大代表时才刚满24岁。由于参加工作时间较早,她说自己更像是“80中”出生的人,比实际年龄要成熟几岁。
“就我自己的观察,其实很多身边的90后朋友都挺愿意参加志愿服务,即便让他们大老远从太和(她公司所在地)跑到海珠区做一小时志愿者,他们也觉得是有意义的。”担任公司团总支副书记的张佩佩,对志愿者服务工作颇为熟悉。除了观察身边人,张佩佩也曾专门就志愿者服务问题到广州海珠、天河等地的志愿者工作站了解情况,“会议结束前,我会提交一份关于完善志愿者培训和组织机制的建议。”
蒋艳雯:
以前多看娱乐新闻
现在更关心民生
素描:女,1986年生,广东东莞人,广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统计分析员,最关注幼儿教育问题。
打开省人大代表蒋艳雯的微信朋友圈,里面一半的帖子都是关于孩子的。去年刚当上妈的她,今年最关注0-3岁幼儿教育问题。
蒋艳雯住在番禺广场附近,她发现周边几乎每个大型楼盘都配备了幼儿园,且硬件设施相当不错,唯独师资水平不高,“身边有人不想让孩子在小区上幼儿园”。
去年,蒋艳雯参加过以教育为主题的人大代表视察活动,走访了广州越秀区的几家重点幼儿园。她感觉,中心城区重点幼儿园的师资优良,但孩子的活动空间太小,“周围都是高楼,白天也要亮灯,孩子们抬头只能看到碗口大的天空,感觉像井底之蛙”。
“两种情况能不能调和一下,其实就是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问题”,今年省两会上,蒋艳雯在分组发言中提到,希望政府能改善城市中心城区幼儿园的空间狭窄问题,同时提升非中心区的幼儿园师资水平。
“以前没有小孩子,感触没那么深”,除了幼儿教育,蒋艳雯还搜集了打击拐卖儿童的相关素材。她认为,以往只强调打击拐卖方,却忽略了规劝和处罚买方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来说,没有买才会没有卖”。
回想起三年前第一次参加省两会,蒋艳雯用“茫然”来形容,“第一年当人大代表,脑子里基本没有什么概念,不知道该如何履职”。这一年,蒋艳雯在人大分组审议中没发言,“当时感觉其他代表谈的话题都很专业,自己了解太少,怕说错话引起误会”。
第二年的省两会,蒋艳雯敢开口了。她在分组审议上主动谈起食品安全问题。“代表们从事的行业、职务各有不同,但会议期间大家都是代表,是平等的。”经过三年历练,蒋艳雯的心态也发生变化,“如果遇到实实在在的问题,即便担心说话有错漏,还是应该说出来。以前我多看娱乐新闻,现在会经常关注民生和社会类新闻报道。”蒋艳雯的职业是数据统计分析员,平时过着“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当了人大代表,上班间隙,她还会听电台新闻节目,平时主要通过手机、电脑浏览新闻。
说到履职的不足,蒋艳雯坦承,由于缺乏财务知识背景,在审议财政预算报告时遇到困难,“现在只能做些简单比较。比如教育经费预算,就只能对比前后两年在大数上的增减,还看不出什么门道来”。
高海涛:
老练代表
一口气提5份建议
素描:男,1981年生,江苏邳州人,广东经国律师事务所律师,今年提出5个建议,最关注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身为80后代表,高海涛既年轻又老练。“可能是年纪大一些,加上职业的缘故,融入人大代表的角色也快一些。”今年省两会上,高海涛一口气提交了5份建议,除关于律师取证的建议外,另外四份主要关注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劳资纠纷和弱势群体维权。
“我是外地来的,出身农村,对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感同身受。”高海涛说,目前珠三角城市都有积分入户、积分入学制度,但实际上只能解决其中一部分异地务工者子女入学问题,在短期内大量增加公办学校不现实的情况下,政府可多想些办法,“如通过政府购买学位,扶持教育质量好的学校扩大招生范围”。
高海涛还在广州市司法局法援处兼任值班律师,免费向市民提供法援服务。省两会期间,每每谈到司法领域话题,高海涛总会习惯性地从平时遇到的案例切入。“人大代表的身份,让别人对我多了份信任,自己会觉得多了份压力。”他笑说,“如果一件事情做不好,人家会说你是人大代表怎么做不好?这无形中也让自己做事情更加认真谨慎。”
罗丹:
从发言手抖到单枪匹马调研
素描:女,1988年生,湖南郴州人,广州地铁总公司工作人员,拟提交公共区域突发事件预防相关建议。
“政府工作报告第32页第4行提到‘健全公共区域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去年的一些暴恐事件、今年初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感觉发生在公共区域的突发事件越来越多……”2月10日下午的省人代会广州团第四组分组审议上,罗丹倒数第二个发言。4分半钟的简短发言,她花了3分半钟谈公共区域突发事件预防预警的重要性。
罗丹就在广州地铁换乘大站体育西路站上班,每天都会有数以万计的乘客与她擦肩而过。之所以要在省两会上谈公共区域突发事件预防预警,罗丹有切身感受。
去年,罗丹亲历一次地铁打架事件,两名乘客发生碰撞后竟大打出手,使体育西路站一度陷入混乱。罗丹认为,对于公共区域突发事件,政府应更侧重预防预警,她希望理清思路后,尽可能形成正式建议提交。
今年是罗丹第三年参加省“两会”,两年前,她第一次上会参加分组发言,可没有今年这样淡定。“第一年很紧张。但我是人大代表,总不能一句话不说、举举手就走吧。”2013年省人代会开幕,她一边听省政府工作报告一边划出要点,为下午分组发言做准备。“发言前写了草稿,应该有三千字吧。”那天罗丹利用午休时间,就春运火车票“黄牛党”、隐性扶贫两个话题写了满满三页发言稿。为了不忘词、卡壳、说错话,她把开头和结尾的问候语都写上了。“说一下停顿一下,再低头一看已经找不到稿子念到哪里了。”那天发言,罗丹的手一直在抖,也基本没按稿子念,仅凭脑海里的记忆说了几分钟。
如今她淡定了许多。当省人大代表三年,罗丹感觉自己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也在悄悄改变,“看到一些社会现象,以前会觉得与自己没啥关系,现在会多问几个为什么。”
除了上会和参加人大代表视察,罗丹也有过一次“单枪匹马”行使代表权利的经历。她上班的地铁站附近有个垃圾中转站,由于垃圾转运不及时常常发臭渗水,进出地铁站的乘客都要捂鼻而过,乘客和地铁工作人员反映过多次,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2013年9月中旬,罗丹请假到天河区城管部门了解和反映问题。出发前她做足了功课,仔细观察了垃圾中转站投放和转运的时间规律、投放种类、转运方式等,还特意找到几位环卫工人聊。毕竟是一个人去政府部门反映问题,罗丹心里还是七上八下,“主要是担心反映的问题会被一个个驳回,还担心对方态度会很差”。刚进入天河区城管局大门,就有保安来问“做什么事情的”,罗丹说明来意并掏出人大代表证后,保安变得热情起来。接待罗丹的是名科长,谈话的气氛也并不紧张。等罗丹把问题反映完,城管局也给出了答复。
出品:南方都市报朋友圈新闻工作室 主持:胡群芳
采写:南都记者 刘其劲 实习生 张洋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原标题:省两会“小鲜肉”成长记)
编辑:SN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