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屏山县“80后”乡村医生甘作村民健康守护神

15.07.2014  20:36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张忠银 曹鹏 记者 张永龙) 他甘愿坚守在贫困山区的一个村卫生站,做一名乡村医生;他无论严寒酷暑,只要群众有需要随叫随到;他先后取得执业医师、执业药师资格证,却多次放弃走出乡村的机会,甘愿守护乡亲……

  他,就是宜宾屏山县大乘镇三合村“乡村医生”罗家兵,乡亲们眼中的“守护神”。近日,记者对这位“80后”乡村医生进行了采访。

   历经挫折

   他选择了做一名乡村医生

  1982年,罗家兵出生在大乘镇三合村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生活很拮据。罗家兵从小就很好学,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都是班里的前几名。

  1997年,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罗家兵选择了宜宾卫校中专班。2000年,卫校毕业的罗家兵分配无望,只能四处寻找工作。他先后打过三次工,当过医药公司送货员,帮过私人诊所,在工地上当过小工……

  罗家兵始终不想荒废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2001年元月,他回村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

罗家兵将药品送到患者家里,并耐心地为患者讲解药品的用量用法

  第一个月下来,辛辛苦苦总共才收入600多元钱,除去药品款,基本就没挣到什么钱。但他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乡亲们减轻了痛苦,如果不当乡村医生了,有点难以割舍。于是,他一边帮家里干农活,一边坚持为乡亲们看病。

   行医路上

   他不知摔倒过多少次

  乡村医生的生活基本都是一样的,无论严寒酷暑,风里来雨里去,病人随叫随到。遇到农忙时节,为了不耽误群众干农活,他经常早上五点多就出门,晚上十一二点才睡觉。罗家兵平均一年要背坏3个出诊箱,行程数万公里。

  三合村地处山区,交通极不方便,一旦下了雨,路就会打滑,摔跤对于罗家兵来说是家常便饭。摔得最厉害的一次,是2010年冬天的一个雨夜。晚上12点半,原新发乡街村的王文金支气管炎发了,呼吸困难。罗家兵二话没说,翻身起来就收拾药品出了门。泥泞的道路很是湿滑,近视的他在经过一个鱼塘时摩托车摔倒了。顾不了疼痛,他把摩托车扶起来又赶紧往患者家里赶。

罗家兵骑行在泥泞的小路上“行医

  凌晨3时许,罗家兵疲劳地回到家里时,才发现一身摔得全是伤,衣服裤子都摔坏了,还造成了一根肋骨线性骨折,吃了两三个月的药才痊愈。

   只为治病没

   想到过能赚多少钱

  罗家兵为人非常诚实,从不乱开药方,总是以能够治病为原则,乡亲们有什么小病,包点药就好了,只要能够治好病,并没有想到过能够赚多少钱。

  妻子朱泽举是龙华镇鱼孔村人,家庭条件较好。和罗家兵认识时,刚从四川峨嵋医药学校毕业,在上海一家药厂上班,每个月的工资是罗家兵收入的好几倍。罗家兵出去打工的同学、朋友,每个月也都能赚两三千元钱,而当时罗家兵每个月的收入仅900元左右。

  2003年,家里因盖房欠了18000多元钱。父亲出去打工没有赚到钱,总是和罗家兵发生些小口角,嫌他当乡村医生赚不到钱,甚至曾经把他和怀孕的妻子赶出过家门。

  那段时间,妻子不敢回娘家,也不敢和朋友聊天,经常以泪洗面,想说服罗家兵去医院上班。罗家兵也想到过放弃。但他看到村里的青壮年都进城打工了,留守在家的都是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要是他走了,村里的乡亲看病就不方便了。罗家兵还是选择留了下来,选择了坚守。

   签约服务

   他拒绝了高薪诱惑

  罗家兵的办公桌上,长期摆着各种医学名著和医学刊物。从医以来,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罗家兵一边行医一边刻苦钻研医学知识,白天到居民家中巡诊,夜晚在家挑灯夜读。

  凭着这股子钻劲,罗家兵先后于2003年和2012年考取了执业医师、执业药师资格。他还经常和妻子一起钻研医学知识,共同探讨治病的方法,以相互提问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他的影响下,妻子也于去年成功考取了执业药师资格。

  今年3月,屏山县卫生一体化改革乡村医生健康双签约正式启动。这时,也有好几家民营医院找到罗家兵,想聘请他去坐诊,屏山县城一家民营医院甚至开出了5500元每月的薪酬。罗家兵没有犹豫,他选择了继续当乡村医生,并郑重签下了服务协议。

罗家兵向记者介绍自己服务的区域

  “以前可能是基层医生为群众服务了,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导致了许多基层医生的积极性提不起来,甚至不愿意干乡村医生。现在一名村医生在考核合格后,加上村卫生站定额补助、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药物补助、一次性诊疗费等,只要肯干,一年也有3万-4万元的收入。”罗家兵分析说,这笔收入也能保障自己的日常开支。

   随叫随到

   他是村民的健康守护神

  三合村总人口1690人,总戶数380,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135人,高血压47人,糖尿病18人,重症精神病6人,0一6岁儿童155人。为了及时准确掌握他们的情况,每天上午,罗家兵就在自己的村卫生站坐诊,而每天下午,只要卫生站没有患者,他就会定期对签约服务对象进行健康走访。下雨的时候,还得装备“统靴”。

  “罗家兵态度很好,我们家大人小孩生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一个电话,他就跑来了,这些年多亏有他。”三合村的村民何大姐说。

  “现在的责任更大了,除了每天给乡亲们看病,还要给签约群众提供免费健康咨询、建立健康档案,为65岁以上的老人定期提供健康体检;对0—6岁儿童进行免费疫苗接种和儿童保健;辖区内的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病人、孕产妇,也要随时上门访视。能为群众解除病痛,我感到很满足。”罗家兵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