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4城管队员免费为32名贫困家庭孩子开补习班

19.07.2015  15:16

补习班现场(朱荣杰 摄)

四川在线巴中消息 (四川在线记者 朱荣杰)近日,巴中市城管执法局巴州区执法分局做了一件让人颇感“意外”事,单位抽出曾经从事过教师行业的人员,利用暑假期间办“补习班”,为其管理对象中一些贫困家庭子女免费补课。

4城管队员开班免费给32名贫困家庭孩子补课

7月15日,四川在线记者走进巴中市城管执法局巴州区执法分局办公区会议室。记者看到,原来办公室的办公桌和椅子被临时用作教学桌椅,单位原来从教育战线转到城市执法岗位的4名工作人员成了老师,正在为其管理对象中贫困家庭子女免费上课。

觉得很稀奇!看到他们发这个告知书的时候,都不敢相信。”一位贫困学生家长介绍说,当时城管工作人员发告知书并告诉她能为其孩子“免费补课”时,她觉得很不可思议。在她眼里,一直认为城管就只会城市管理而已,教孩子读书那还得专业的教师来才行。

后来,她了解得知,此次巴中市城管执法局巴州区执法分局所抽调的老师都曾经是教师行业的精英,有的甚至有从事10多年教学工作的经历。于是,她高高兴兴的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这个补习班。

巴中市城管执法局巴州区执法分局局长杨晓波介绍,今年该局首次开设暑期免费教学班,原本预计招生30人,招收对象是都平时被管理对象的子女,主要来自流动摊点商贩、附近农村贫困家庭等,都是初一到初三学生,主要教学科目为英语、数学、化学、物理。截至7月15日,实际招生已经有32人,并且还有贫困市民在咨询此事。

创新扶贫方式,给钱给物不如给知识

随着市民口耳相传,巴中城管免费开班补课的消息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一些市民调侃城管“不务正业”。每次巴中市城管执法局巴州区执法分局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听到这样的调侃,不但不觉得丢脸,反而还“乐滋滋”的给市民介绍这个补习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杨晓波如此描述。据杨晓波介绍,一直以来,他们单位常规扶贫方式不外乎送钱、送物,这种方式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今年初,单位上下认真对扶贫工作进行思考后,认为帮助贫困家庭,对他们的子女进行智力方面的帮助比送米、送油的意义大一些,因此开设了暑期免费教学班。

这是开展扶贫工作的一种新尝试。许多贫困家庭,因为经济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对子女的教育重视不够,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读完中学后就走进社会了,这些孩子还没有足够的生存能力,因此可能引发很多社会问题。现在为他们提供免费学习,也解决了一些家庭的实际困难。

据了解,此次暑期免费教学班,预计授课时间为1个月,7月中旬开课,8月中旬结束。针对市民对城管“不务正业” 的调侃甚至质疑,杨晓波解释说,参加补课的“教师”平日里都是从事的办公室文职类工作,每天上午8点30分上课,11点50分下课,下午学生自学。在补习班开办这一个月中,他们的本职工作,由其他同事接手分担,并不会影响单位工作正常运转。

免费补课,为贫困家庭节约大笔开支

此次抽调的4名城管队员,是曾经在教育战线工作的4名教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传授课本知识,提升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希望他们将来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是进行思想教育,包括励志、感恩等方面。

原本从事城市管理工作的人员再来教书,其职业素养能否达到标准呢?记者采访了城管执法局暑期补习班临时班主任徐兴地。据他介绍,此次开办补习班抽调的老师都是原来在教师行业中的精英,能胜任初中教学课程。

其中在通江第三中学从事了10年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毛秀梅第一个报名。据她讲,虽说几年不教学,但是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回忆,再一次拿起课本,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仿佛又回到在学校教书的岁月。

不要小看这个补习班,作为我们贫困家庭,孩子要补课都需要从家里挤钱出来,这个补习班刚好能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家长贾行泽告诉记者,自己家庭比较困难,平时就靠在街上做点小生意赚钱养家,家中两个女儿都在读初中,经济拮据。“我问了收费的补习班,一个学生补习一个月大概近2000块钱,我家两个子女就节约了4000块。

上课的时候,老师非常认真。环境又好,比在外面上补习班强。”在采访中,很多学生表示,这里虽然是间临时教室,但比学校教室一点都不差,教室里有空调,也提供饮用水。而且学生比较少,老师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同学,这个暑假能学到很多东西。杨晓波表示,以后将会继续尝试这样的扶贫方式,只有类似补习班常态化,才能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女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