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大学等10高校今年招收1000名贫困地区学生
高考还未开锣,中山大学已经预先组织了一场“特招”:采用远程视频的方式,面试全国17个省份的397名贫困地区农村考生。获得候选资格的考生正式高考成绩只要达到所在省份一本控制线,即可被这所“985”名牌大学录取。
而就在中大面试前10天,广东省教育部门也宣布,首次实施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省内10所高校共拿出1000个名额,面向广东2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单独招生、提前录取。广东对寒门学子的“特招”已全面发力。
5月21日,中山大学公布2014年本科招生计划,其中包括372名来自全国17个省份的贫困县和广东省21个重点扶贫开发县的考生。这是中山大学首次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自主选拔录取。
为节省考生赴考的时间及开销,面试采用远程视频方式,考生根据省份分成若干组,由考官随机抽取连线。面试着重考察其个人成长、家庭影响、社会交往、问题解决能力、专业认知、发展规划等,观察其是否具备自强精神与发展潜质。而担任考官的,并非学科领袖、知名教授,大多是有着多年学生工作经验的专家,熟悉学生的心理特征。
“强烈的读书愿望和朴实品质的自然流露,是这群孩子们给我最大的印象。”谈起面试感受,一位考官表示。他举例说,来自广东河源的吴同学,自幼喜欢在田野中欣赏美丽的乡村风景,可是近些年因为工厂的内迁导致家乡污染愈发严重,他想报考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以后成为一名环保人士,希望通过所学来改善自身以及家乡的困境。
“学校已为他们入校后的专业培养、日常管理、经济资助、职业规划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机制。”中山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往年录取情况,预计全校招收农村学生人数将超过2500人,占总数1/3。
不光中山大学,今年,广东省内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也比以往多了一次机会。
记者从广东省教育厅了解到,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今年华南师范大学、汕头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10所一本院校共安排1000个招生计划,面向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以下简称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实施专项招生计划。
专项计划实行单设批次、单独志愿、单独划线的招生办法,在第一批本科录取开始前进行录取,考生电子档案投放与“自主选拔”同步进行;而未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它批次院校的志愿和录取,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机会和比例。
不过,要参加专项计划录取,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是具有广东省2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农业)户籍的农村应往届学生;二是学生高中阶段具有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县及县以下中学学籍并连续3年实际就读;三是高考成绩达省招生委员会确定的专项计划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重点高校多招收一些寒门学子,赢得了不少人“点赞”。但也有一些市民对此持保留意见。一位广州高三学生的家长认为,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高校“手动”提高农村招生比例,有可能对城里同等素质的学生形成“反向不公平”,还有可能产生负面的政策导向。“难道这种对贫困农村学生倾斜的政策,不会导致另一种形式的高考移民吗?”他反问。
“最根本的教育公平是起点公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袁征表示,农村学生的减少,问题也不出在招生上,最根本因素是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分配的不均衡。因此,除了从招生比例上“动刀”外,更需要下大力气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弥补农村基础教育多年的欠账,最终达到农村、城市孩子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化。这项工作很难立刻见效,而是缓慢而长期的,需要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