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选派70名科技特派员对口帮扶贫困村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王代强) 9月1日,攀枝花市知科局农村科技处处长沈捷在办公室整理厚厚一叠申请表。8月30日,该市出台《攀枝花市科技特派员产业扶贫行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简称《方案》),提出未来3年将选派70名科技特派员分别固定帮扶1个贫困村。“目前已搜集到70份申请资料,正在进行审核。”沈捷说。
沈捷告诉记者,攀枝花市的农村主要依靠烤烟、芒果、花椒、养殖等产业增收,大部分贫困村产业基础差、农民素质低、技术短缺,病虫害等防治能力较弱,科技需求十分迫切。
按照《方案》,攀枝花市将从市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推广机构等单位的科技人员,以及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专业背景强的大学生村干部、离退休科技工作者、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等符合选派条件的人员中挑选70名科技特派员,“一对一”安排到70个贫困村进行科技帮扶活动。
《方案》明确了宣讲扶贫开发政策、引进培育发展新的特色优势产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共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五大科技特派员工作内容。
“市知科局过去以干部定点帮扶等方式对贫困村进行帮扶,因此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人手和资金等问题,帮扶力度有限。”沈捷举例说,今年上半年,该局派技术人员指导肖家坪农民种植中草药,结果部分农民没放在心上,忘了除杂草,造成大面积损失。
相比以往的帮扶行动,本次行动将力求发挥长效机制,不仅争取到专项补助经费,还规定每位科技特派员要与帮扶贫困村签订“一对一”帮扶协议。科技特派员须挂牌上岗,聘用期为3年,每年在所在对口的帮扶贫困村开展科技活动不少于4次,须定期汇报帮扶工作,进行动态评估,评估结果同年度业绩考核挂钩。
沈捷介绍,科技特派员产业扶贫行动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主要内容为科技特派员选聘、分组和派驻安排等;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计划从今年7月到2018年10月,科技特派员将下派到村,制定服务计划,确定服务项目和内容,开展具体服务工作;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预计时间为2018年10月至12月,将对各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目前,该项行动已经进行到申请资料审核阶段,将于近期陆续派驻到村开展工作。“初期重点工作是了解产业发展需求、补齐短板,未来再结合具体情况,选择符合条件的村探索由科技特派员领办实体经济等方式在创新创业上有所作为,当然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沈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