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46名特邀民生观察员首次登台亮相 省政府将辟“绿色通道”处理其意见建议

24.01.2016  21:14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 刘宏顺 摄影 田为)省两会启幕,省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陆续抵达成都。但是,1月24日中午,他们中的一群人纷纷离开驻地,集体前往省政府小礼堂,同赴一场约会:首批四川特邀民生观察员首次登台亮相。

民生观察员是干什么的?都有哪些人?记者为你独家剧透。

首批民生观察员领到省政府颁发的聘书。

为何选聘民生观察员?

省委、省政府迫切需要听到群众的声音

近年来,我省连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和一大批民生实事。

仅2015年,剔除重复内容,全省各级预算就累计投入了1720.34亿元用于民生改善,占财政总收入65%。

这些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究竟办得怎么样?老百姓满不满意?

2015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省政府督查室、四川日报社联合发起组建我省首支民生观察员队伍。短短一个月时间,100多位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报名。民众了解、参与、监督政府民生决策、推进民生工程、民生大事的大门正式打开。

2015年10月,首批民生观察员队伍正式组建,它由46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基层干部以及普通群众组成,覆盖全省21个市州。

根据安排,这些特邀民生观察员聘期两年。主要工作就是对当年实施的民生工程、民生实事进行观察监督,为政府民生决策、民生改善提出意见建议。

民生观察员唐顺发表示自己要通过新的平台心系民生事情,传递百姓声音。

民生观察员干什么?

检查全省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实施情况

“今后,你们将和我们一起工作。”座谈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蔡竞三次对民生观察员们这样说。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生观察员的职责是什么?“就是检查督促民生工程地实施,当省委、省政府的耳目,帮群众传递信息,用公开监督推动民生改善。”蔡竞表示,今后省政府要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处理民生观察员的建议意见,确保观察员们履职有实效。

座谈会上,民生观察员、新都一中教师唐顺发说,“心情明媚得像今天成都的天气一样”。

唐顺发从2003年开始担任省政协委员,13年来一直在关注民生,他相继就彝区学前教育、乡村教师、医保一卡通等问题提交提案。唐顺发说,自己希望通过民生观察员这个平台,反映老百姓更多愿望和声音。

刚刚结束在驻地报到、还没来得及吃口饭就匆匆赶到会场的省人大代表、绵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总工程师王霓对参加座谈会十分激动。她表示,今后将始终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抽出更多时间,关注民生工作,敢于观察、善于观察,确保群众在民生工作中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