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444名干部 下村任第一书记

07.09.2015  09:58

廖奇琪参加农村党员干部座谈会 李仁胜 摄

经藏村村民修路 李仁胜 摄

没有城市宽敞的沥青混凝土道路,没有召之即来的出租车,只有弯曲的田间小道和广袤的土地。

从今年8月起,按照中央、省委要求,内江市将有444名优秀党员干部被选派到444个行政村任第一书记,将在各自任职的村在党建、扶贫、惠民等方面大显身手,力争在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成果。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了解到,第一书记任期2年,任职期间在村工作时间不得低于全年工作日总数的2/3。

初任“第一书记” 85后年轻干部“有点懵”

26岁的王瑶考进内江市东兴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不到一年,根据组织安排,她以三烈乡对坡村第一书记的身份进村开展工作,对于她来说,是一项挑战。9月1日,入村的第一天,她就感到了压力。

“发展哪种产业能够致富?”“山坡上的土地为何留不住水分?”“乡间小道何时能够铺上水泥路?”……一系列平时少有接触的问题接踵而来,王瑶觉得“有点懵”,深感基层工作的不易。

9月2日,村支书紧急打来电话,乡上要开项目招标会,讨论修路问题,希望她也能参加。类似这样的工作,王瑶说以后还有很多。

王瑶介绍,对坡村,离三烈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共有7个村民小组,村办公室设在5组,共有人口1040人,贫困户101个,一半以上外出打工,留守者以六七十岁者居多。对坡村以坡地为主,普遍缺水,村民出行不便,其中4组这种情况最为严重,目前尚未通水泥路。

一个普通的乡村如何才能换新颜,这几天,王瑶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乡村也“赶时髦” 对接农产品智能供应链平台

王瑶首先想到了电子商务。在“党建电商双促进”活动的背景下,王瑶试图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对坡村“牵线搭桥”。

“永安镇的尚腾新村是全省幸福美丽新村‘样板’之一,西瓜和葡萄产业都发展得很好,我想组织村民们过去看看;威远县新场镇的皮球桃每年都能让村民有一笔可观收入,如果村民们愿意,我们也可以过去取经……”

王瑶说,村上目前尚无规模产业,村民仅靠种粮食、喂猪自给自足。曾发展过柑橘、高粱、蚕桑等产业,蚕桑相对成功,但仍然比较零散,有两三个村民小组加起来桑树面积有四五十亩。

发挥自身优势第一书记想让农村变个样

在东兴区太安乡经藏村,29岁的第一书记廖奇琪于8月31日在村里报到。

经藏村位于太安乡东部,距离乡政府7公里,是全乡最偏远的村。村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滞后,属于典型的贫困村。村民渴望致富愿望十分强烈。

“有点激动,昨晚都没睡好,6点就起床了。”当天早上7点半,廖奇琪坐在朋友的车上,从市中区交通路前往东兴区太安乡经藏村。从当天开始,他就以经藏村第一书记的身份正式进村开展工作,对于他来说,这是他工作经历的新体验,也是一项新挑战。

廖奇琪供职单位是东兴区委宣传部,平日里他主要负责一些宣传报道和官方新媒体“微东兴”的编辑发布,之前也曾在东兴区和隆昌县的乡镇及农村工作过,曾担任过村党支部副书记和乡镇驻村干部。尽管从小在城里长大,但因工作需要,他大学毕业后三天两头跑农村,对农村工作有一定的经验。

“大部分东兴区乡镇的农村我都去过,他们的一些好做法和经验这次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几天下来,廖奇琪告诉记者,经藏村虽然贫困,但是,只要找对办法,完全可以像其他乡村一样,家家户户把日子过红火。一来可以大力发展年轻优秀的党员,让党员带头搞产业,带动大家致富;二来可以发展农村电商,把明年挂果丰收的核桃拿到网上卖,把村里的土特产卖到外地去;另外村里的文化设施落后、文化活动缺乏,村民连一个休闲娱乐的小广场都没有,更别说跳跳坝坝舞看看电影了,这些以后都可以想办法搞起来……

脑海中描绘的一幅幅蓝图,正在他的设想下逐渐变为现实。

>>同步播报内江选派444名机关干部下村任第一书记

像王瑶、廖奇琪一样的“第一书记”,内江有444名,他们陆续奔赴444个行政村党组织任第一书记。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了解到,不久前,内江市委组织部、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第一书记任期一般为2至3年,任职期间在村工作时间不得低于全年工作日总数的2/3。其主要职责任务为: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要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注意从派驻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内江把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与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基层党建骨干培养工程等工作有机结合,整合市、县(区)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国有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

据了解,444个行政村党组织中有168个为今年全市基层党组织“三分类三升级”活动中划定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01个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其中,有26个村即是软弱涣散村,又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做到了全覆盖。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罗尹

>>立即评

第一书记要敢当“泥巴书记”

□李仁胜时下,各地正选派机关干部到软弱涣散村、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对到基层担任工作书记的多数人来说,这既是新的责任,也是考验锻炼自己的机会。笔者认为,从城里机关单位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就得心系农业农村农民,俯身扎根基层,当一名真正融入农村建设发展中的“泥巴书记”。

有村民认为,第一书记就是组织上派来“镀金”的,形式大于成效,期望值不大。而也有人认为,机关党员干部到基层担任第一书记任职,就是为了换换工作环境,顺便能在任满“归来”时升职——这是错误的理解。

在全市不少落后乡村,不少村民还面临着如何发展甚至如何解决温饱的难题。第一书记被派驻到农村任职,这既是全民奔小康的时代需要,也是实现村民发展愿望的需要。

到农村做事,第一书记们必须要做到从机关干部向农民角色转换的思想准备,拿出“老黄牛”精神,和能吃苦、肯吃苦的干劲,多走访农户、多体恤民情、多开动脑筋,争取多干实在事,方能对得起“第一书记”的称谓和村民的期盼。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优秀村党委书记沈浩就是一名彻底的“泥巴书记”。在扎根农村的六年时间里,他饱含对农村大地深厚的感情,吃住在农村、大年三十也在农村,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实实在在为小岗村做了事。

六年来,小岗村新建了公路,修起了集中住宅楼,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跻身2005年度“全国十大名村”。沈浩任期满之后,村民强烈希望沈浩留下来,集体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干三年。——正是沈浩敬业务实的精神,才赢得了村民的爱戴与尊重,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楷模。

脚上多少泥,心中多少情。对于内江市444名遍布各村的第一书记来说,进村报到只是农村扶贫工作的开篇,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还需要700多个日夜的磨练以及上万村民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