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选派100名市级机关干部开展驻村工作

11.09.2014  12:20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实习记者 邹霞) 为认真落实中央、省委要求,切实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工作,强化年轻干部培养的实践导向,让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和复杂环境经磨难、接地气、墩墩苗。宜宾市结合《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选派60名优秀年轻干部市县“双向互派”“挂职锻炼”,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选派100名市级机关干部,开展新一轮驻村工作。 今(10)日,宜宾市委组织部召开了宜宾市第三批年轻干部“双向互派”暨“幸福美丽新村”下派挂职动员会。

  会议对第二批“千村春风工程”示范驻村干部进行了表彰。据了解,2012年7月,宜宾市委选派了第二批100名干部到千村春风工程示范村驻村工作,并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进一步转型,社会事业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干部素质进一步提升。

  通过实践证明,选派机关干部驻村任职,实现了城乡资源的优化资源,充实了基层力量,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稳定。但是,也还在存在着个别单位对驻村干部工作关心不够、配套资金、项目协调、指导帮助不够,个别乡镇没有发挥好驻村干部应有的作用等问题。

  对此,宜宾市委组织部部长易林要求,全体互派人员要统一思想认识,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把握挂职工作,深刻认识到干部挂职锻炼是推动宜宾“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现实需要,是联系群众、服务发展的迫切需要;严格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在躬身实践中成长成才,强化党性锤炼、实践历练、作风养成,增强政治定力,提升综合能力,坚守法纪底线;突出工作重点,在履职但当中建功立业。

  上挂干部通过挂职,要补强理论短板、开阔眼界推动发展,强化大局观念,提升综合素质,做好上下互动。下派干部要紧扣幸福美丽新村“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建设目标,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强化公共服务、狠抓基础配套、建设基层组织;加强组织领导,在齐抓共管中取得实效。接收单位要大胆使用、从严管理挂职干部,派员单位要主动关心,全力支持挂职干部,组织部门要跟踪管理、大力培养锻炼挂职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