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区:小农水 高效灌溉 惠农增收

15.04.2015  17:58

    近日,雅安市名山区2014年度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进入高潮,各村正抓紧施工,确保4月底通水运行。
    根据“茶业富区、以茶业为引擎”的产业发展定位,名山区把“百里茶文化走廊”沿线的双河乡、新店镇、马岭镇共25个村定为项目实施地点,投资3903.23万元,根据批复,结合实际,重点整治山坪塘、沟渠和蓄水池,有效解决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新店镇兴安村就是其中一个案例。
    该村地处高岗,水源匮乏,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茶叶生产,灌溉水源主要是万星渠提水,塘渠大多老化失修、漏水严重,塘只能蓄半塘水,田间沟淤渠漏,也没什么蓄水池,茶叶遇旱缺水时,往往一点水都找不到,工程性缺水造成茶叶减产,茶农减收。
    此次村上利用小农水项目项目,下决心解决水利工程的老大难问题,以“便利灌溉、通畅排水、完善水系、防洪节灌并举、提高农业抗灾除害和综合生产能力”为设计思路,重点防渗整治2口塘、5公里沟渠,新建4口蓄水池。工程三月初进场,目前,工程完成过半,初具形象——经过衬砌防渗的“三面光”渠道坡降标准,线条流畅。渠道内设有连通稻田和茶地的涵洞,灌溉时用板子挡水入田,平时只须打开或堵上涵洞口就可调节土壤干湿,旱能保灌,涝可排湿,灌排结合,一渠两用,一举两得,简便实用。目前该村已有4公里长的沟渠完工,沟渠上配套新建完成两口渠上容积 100 立方米的蓄水池。经过通水测试,完工渠系输水快、流失小、用水便捷,达到设计要求。
    山坪塘防渗和“三大件”(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整修工程正在施工中,完工后可恢复20000立方米的蓄水防洪库容,提高防汛保安能力,也可作为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应急或补充水源。
    在小农水施工现场,村民李忠良对小农水的修建点赞:“小农水项目改善了灌面,把断头渠和末端的沟渠修通了,解决了老百姓多年盼望已久的用水困难,沟渠没水时农民施肥浇灌一样可以就近取到水,作物抗旱就不怕没有救命水,用处太大了。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和关心”。
    兴安村的小农水工程预计4月底完工。届时完善的蓄引灌排体系,将为村民增收奔康致富提供有力的支撑。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