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区:创新扶贫模式 冲刺脱贫攻坚

15.10.2018  13:45

 

 

位于名山区的中国至美茶园绿道。

 

隆力奇助力名山区全面脱贫计划捐赠仪式现场。

        □明轩
    近年来,雅安市名山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重要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动员全区力量,下足“绣花”功夫,高质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硬仗取得阶段性胜利。目前,该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42个贫困村已有24个成功“摘帽”。2018年计划退出的18个贫困村“一低五有”要求全部达标,全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将全面完成。
  主动作为积极创新
七个百分百,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
    加大民生投入,筑牢贫困群众民生保障底线,不断提升民生福祉。近年来,名山区累计发放教育扶贫基金150余万元,实施教育扶贫资助项目6个,建设数字化教室573个,开展“金秋助学工程”等项目资助贫困学生6729人次。健康扶贫累计发放基金近30万元,救助3190人次。
    按照贫困人口脱贫“一低五有”标准,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名山区确保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全部控制在10%以内;为所有贫困人员在太平洋保险公司购买大病医疗保险,使贫困人员大病有保障;贫困人口中的常住人口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率100%,全科医生、注册护士、二级以上医院协作单位专科医师组成家庭医生团队,形成“3+N”(即:3类医务人员+N个服务对象)的服务模式;42个贫困村村医覆盖率100%,满足贫困人员就近就医需求;完成42个贫困村卫生室改造和建设,村卫生室覆盖率100%;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100%;区级医疗机构与贫困乡镇、村对口帮扶率100%,定期指导,确保贫困村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村村都有电商扶贫点
搭电商平台,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脆红李丰收的季节,名山区马岭镇康乐村雅安茶商在线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一箱箱脆红李正紧张有序地分类、装箱、装车。由锐锅电商平台帮助销售康乐村脆红李,茶商在线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负责品控以及组织当地货源,一天便为全国1000多个客户发去了脆红李。
    康乐村曾经是马岭镇典型的贫困村之一,2015年年底,康乐村引进了脆红李,今年近600亩果园投产。通过电商平台,吸引了山东等地客商到康乐村实地考察,打开了康乐村脆红李的销售渠道。通过网上销售脆红李,不仅增加了脆红李的销量,还让康乐村脆红李一炮而红,提升了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电商平台的搭建,让昔日的贫困户,走上致富“快车道”。近年来,名山区坚持把电商平台建设作为 “互联网+扶贫”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工程,深入挖掘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卖点,促进“农产品进城”,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通过整合万村千乡、邮政、供销等农村网点资源,打破了农产品“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名山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订了扶贫开发战略合作协议,投入资金200万元建设“互联网+扶贫”示范区,重点拓展猕猴桃产供销产业体系。2017年,电商平台仅帮助建山乡飞水村销售猕猴桃就达17.5万公斤,销售金额达350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销售难的问题。
  多方发力补短板
创新扶贫模式,引进社会扶贫力量
    对于名山区来说,当前脱贫攻坚的最大短板在于发展不均衡,一部分地区产业发展比较好,老百姓收入有保障,但在山区,因为土壤、气候、交通等各方面因素,产业发展还不充分,增收比较慢。为尽快补上短板,名山区正从多方面发力。
    在产业培育方面,主要依托大区域产业品牌,如蒙顶山区域功能品牌,继续把品牌做强做优,拉动区域产品竞争力。建成生态茶产业走廊、建山—城东猕猴桃产业走廊、百丈—红星家禽家畜养殖产业走廊、马岭—前进脆红李产业走廊,带动了沿线贫困村群众增收致富。建成蒙顶山茶叶交易所、蒙顶山茶直供网、茶商在线等电商平台,建成重点电子商务企业10家、农村电商服务站125个,有效拓展了蒙顶山茶等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茶旅融合亮点纷呈。深度挖掘茶产业资源优势,确立“1+7+N”的茶旅融合发展空间布局,建成1条全长69公里的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经济走廊,在走廊沿线打造了水韵茶乡—茅河、骑游茶乡—红草坪、科普茶乡—牛碾坪、酒香茶乡—官田坝、梯田茶乡—骑龙场、浪漫茶乡—月亮湖等7个精品茶旅游组团,同时在沿线培育了N个休闲农场、茶家乐、茶庄、茗宿等,辐射带动沿线12个乡镇近17.8万茶农增收致富。蒙山、沙河、瓦子等贫困村22户贫困户借势借力发展茶家乐7家、茶场15家。
    在机制方面,名山区不断创新扶贫模式。大力实施“党建+扶贫”,在42个贫困村打造党建扶贫中心,培育党建扶贫示范项目21个,飞水村“借兔生财”、中坝村“草果种植”、六合村 “果蔬基地”、康乐村“脆红李种植”等一批党建扶贫示范项目成效明显;扎实推进“互联网+扶贫”,探索“互联网+基地+扶贫”模式,把互联网同茶叶、猕猴桃等基地联接,推动绿色发展和农民增收;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采取量化方式和创新股权经营,盘活集体资产,用好用活各类专项扶持资金和涉农资金形成的资产。落实产业扶持基金2135万元,着力解决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探索实施“扶贫车间”,在中峰乡四包村建立全区首个 “扶贫车间”,四包村生态农民合作社与四川泛华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立电器元件工厂车间,帮助10多名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问题。
    此外,名山区还积极引进社会力量扶贫。积极促成中国扶贫基金会、慈善总会、红十字会、江苏隆力奇集团,以及区内的电力、通信、银行、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为脱贫攻坚献计献策、出钱出力。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建山乡探索推行 “猕猴桃绿色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链式扶贫,既帮助解决了销售难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隆力奇爱心基金投入1500万元,实施好习惯养成、集中接力助学、贫困户收入倍增、人才成长、阳光家园等五大行动。在民营企业中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在乡镇试行 “爱心联盟助力脱贫攻坚”模式,汇聚100余名企业负责人、成功人士,结对帮扶42个贫困村、100余户贫困家庭。
    金融扶贫有力有效。名山区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和金融资金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截至2018年6月,全区累计发放个人精准扶贫贷款1038万元,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342笔1449万元,发放产业扶贫贷款12239万元。农商行名山支行推动全国百强村海棠村以“一拖三”模式带动中峰乡四包、秦场和下坝3个贫困村成立禾耕之道旅游产业合作社,实现农副产品订单式生产销售。信贷支持四川蒙顶山丰丰茶业有限公司3300万元,推动企业与贫困户签订茶叶收购合同,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人人有责;精准扶贫,你我同行。下一步,名山区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聚焦目标,靶向施策,攻坚克难,乘势前进,打好脱贫攻坚硬仗,确保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把名山建成宜居宜游宜养宜商的“中国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