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3年24名厅局级干部被查处

17.01.2014  05:16

  市纪检检察机关专项治理成果

  ■在全市各级机关和党员干部中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304499名清退对象全部作出“零持有”报告。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查纠大操大办、打牌赌博等9个方面的问题1224个、涉及党员干部1134人。

  ■大力推进提升效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专项行动,受理行政审批、政府采购等11个方面的投诉举报1306件,实施问责99人。

  ■加大民生资金监管力度,查处涉及民生资金的问题2360个。

  ■开展企业补助资金专项清理整治,清理项目33701个。

  ■深化教育乱收费问题专项治理,查处各类教育乱收费问题253件,给予相关责任人员党纪政纪处分或其他处理166人。

  ■深入开展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查处问题420个,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其他处理90人,移送司法机关62人。

  商报记者 谭柯

  实习生 张春莲

  昨日,市纪委监察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市纪委副书记、市委巡视办主任陈杰介绍我市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去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接受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共33475件(次),立案1753件,处分2052人,其中厅局级干部24人。

   878人违反八项规定被处理

  “在市委和中央纪委的领导下,市纪委监察局和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推进我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形成整体合力。”陈杰介绍,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出台后,市委进一步出台了《重庆市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八严禁”》、《重庆市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十二不准”》,市纪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监督检查的暂行办法》。

  去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551件,处理878人,党纪政纪处分191人。市纪委对城口县原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少东大操大办其儿子婚宴,秀山县原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周雪峰公车私用及借女儿婚礼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礼金等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起到了很好的震慑和教育作用。

   24名厅局级干部被查处

  陈杰介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惩治腐败放在突出位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抓早抓小,有腐必惩、有贪必肃。

  据统计,2013年,全市各级纪检检察机关接受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共33475件(次),立案1753件,处分2052人,其中厅局级干部24人,县处级干部262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54人。严肃查处了北碚区委原书记雷政富、长寿区政府原区长韩树明、铜梁县委原书记高必金、城口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于少东、永川区委原常委董乃军、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原副总裁卢卫平等案件。

  “各地区和各部门也查处了一批在本地区本部门有影响的典型案件。”陈杰说,比如江北区纪委监察局查处区政府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任德茂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渝北区纪委监察局查处重庆空港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曹延华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巴南区纪委监察局查处区卫生局副局长兼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赵小云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2013年,我们还为898名干部澄清反映不实的问题,在案件查办的同时有力保护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陈杰说。

   加强巡视 6名干部被移送司法

  “市委巡视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的意见,加强对市管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突出发现问题,强化震慑作用。”陈杰称,全年完成对15个区县和5家市属国有企业的巡视。

  陈杰介绍,通过巡视,形成反映重要情况的单页材料34个,向被巡视单位指出问题71个,提出意见建议71条。发现了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32件。目前,已有6名干部被移送司法,其中厅局级干部2名,17名干部受到了党纪政纪处理,对1名厅级干部、29名其他干部进行了组织处理,对11名市管干部进行了诫勉、提醒谈话。

   自身建设

  明确职责定位

  处理纪检干部不护短

  “作为第一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单位,市纪委监察局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抓好整改。”陈杰说,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严格追究,不姑息,不护短。2013年,严肃查办并通报了丰都县十直镇原纪委书记余明普,云阳县故陵镇原纪委书记熊仁仲等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

  陈杰称,为增强履行职责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市纪委监察局对所有参加的92个市级协调机构进行清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纪检监察工作实际,保留25个,精简72.8%。

  “2013年,我们不仅对违纪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还加大了对查办案件情况的通报。”陈杰表示,高必金、于少东、董乃军案件进展情况更是通过市纪委政务微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原标题:我市去年24名厅局级干部被查处)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已关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