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为8名农民工追回近2万欠薪

15.06.2014  13:43

乐山新闻网讯(李首涛 记者 李 宁) 6月15日,记者从乐山市法律援助中心获悉,近期,市法律援助中心办理一起历时2年、涉及8名农民工的追索劳动报酬案,涉案金额1.97万元。有力地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赞誉。

雇主耍赖 自行讨薪无望

2011年11月起,任某(男,67岁,乐山市五通桥区人)等8名农民工在峨眉山市一水利工地从事沟渠挖掘工作。2012年2月工程完工后,承包商管某(男,30岁,乐山市市中区人)、王某(男,34岁,乐山市沙湾区人)以业主未支付工程款为由,拖欠8人劳动报酬共计1.79万元。农民工找到项目业主,业主拿出付款清单凭证,表明工程款在项目完成验收后就支付给了具备资质的承包商。之后近两年时间里,每当农民工找到管某、王某交涉,二人均相互推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甚至不接电话,农民工多次寻找无果。

今年1月30日,阖家团圆的除夕之夜,农民工兄弟分头行动,终于在二人家中将其截住。可是,二人均表示,“要钱没有,要命一条”。8名农民工“讨回血汗钱,过个安稳年”的愿望没有实现,无奈之下各自回家,等过完年再作打算。

热心工友支招 法律援助机构介入

没有讨回工资,任某觉得愧对家人,新年期间闷闷不乐。在朋友赵某家串门时提及此事,赵某建议:“咱们农民工维权,蛮干可不行,还是要通过法律手段才奏效”。“我是个农民,字都不识几个,打官司更不会。再说,我也请不起律师呀!”任某表示。赵某紧接着说:“到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吧,那是个免费为我们农民工讨公道的地方。

今年2月7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任某等8人抱着试试看态度来到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中心受理后立即指派援助律师承办此案。援助律师向峨眉山市有关部门详细了解该工程的建设情况,向车管所、房管局查询管某、王某名下的财产信息,……办案工作一步步有条不紊的进行。

案件一波三折 终于拿到劳动报酬

案件的证据收集调查结束后,援助律师于2月28日召集双方进行调解。面对有力证据,此时的管某、王某身上没有了耍赖的习气,承认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的事实。但表示现在无现金可支付,先向任某等人出具1.78万元的欠条,约定于今年3月30日前付清,如违约加付10%的违约金。拿着雇主的欠条,眼看讨薪有了希望,任某黝黑憨厚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转眼付款时间到了,管某、王某却自食其言,以资金周转不过来由,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援助律师见二人毫无诚信可言,遂帮助任某等人向市中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月15日上午,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庭审中,援助律师依托有力证据陈述案件事实,阐明法律依据,要求管某、王某切实履行义务,支付8名农民工劳动报酬、违约金共计1.97万元。在铁的证据面前,两名雇主对欠款事实没有异议,却摆出种种理由进行拖延。援助律师对两人提出的理由逐一反驳,并开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的说服工作。当日下午,双方终于在法庭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管某、王某向8名农民工支付劳动报酬1.9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