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与红军后代面对面”访谈会举行

18.12.2013  19:14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进一步继承发扬井冈山革命斗争精神,12月14日至15日晚,由校团委主办的“与红军后代面对面”访谈会分别在犀浦校区和九里校区举行。访谈会前,校党委副书记朱健梅会见了红军后代一行。

访谈会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为“追忆”,第二个篇章是“践行”,第三篇章是“弘扬”。第三个篇章是“弘扬”,第三个篇章是“弘扬”,第三个篇章是“弘扬”,第三个篇章是“弘扬”,第三个篇章是“弘扬”,第三个篇章是“弘扬”, 

在“追忆”环节,通过观看视频短片,大家对被称为“井冈双雄”的袁文才、王佐革命事迹有了初步了解,二人的孙子袁建芳、王生茂都来到了现场,他们向大家讲述了两位革命先烈从农民武装队伍改编为正规工农革命军的过程,回忆了袁文才、王佐在永新县含冤牺牲的原因和经过。袁建芳讲述了爷爷被错杀后一家人生活的艰辛与苦难,柔弱的奶奶不仅承受丧夫之痛还要带着幼小的孩子四处躲避国民党追捕。但是,当主持人问起“您如何看待两位前辈被错杀的这段历史,又是如何看待党时?”袁建芳说:“当年的党处于幼年时期,难免走错路,就像一个人一样,谁都不能保证年轻时不犯错误,但是党终究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党,是一个有错就改的党,后来党也为两位爷爷平反并追封他们为烈士,我也是一个老党员了,我坚信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王生茂表示,党和政府对袁、王两家给予了很大帮助,他们及家人感到十分欣慰,并教育子女要以实际行动感谢党和政府关怀,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继承并发扬祖辈光荣传统。

在“践行”环节,中组部原副部长曾志的孙子王金龙,讲述了奶奶87个信封的故事。曾志同志当年为了投身革命事业,忍痛把孩子们送人,建国后官居高位,但是却从没有用自己的权力为子孙们谋过一点福利,甚至在期长孙王金龙第一次向奶奶提出解决办商品粮户口的要求时也被拒绝了。在曾志同志的遗物中有87个信封,信封里装的是她本人除去基本生活花销后剩下的工资,全部留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王金龙说他也曾抱怨过奶奶,但是,他最终还是理解了奶奶。当主持人在现场宣读曾志同志的遗书《生命熄灭的交待》时,全场起立,全体师生都献上了自己对曾志同志的深深敬意。王金龙说:“在奶奶身上,我看到了他们那一代人精神,他们对着党旗宣过誓说牺牲个人、永不叛党,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这个承诺!”

在“弘扬”环节,通过追忆和学习老红军的光辉事迹,老红军江志华烈士的孙女江满凤为大家献唱了电视剧《井冈山》的主题曲《红军阿哥慢慢走》,这首歌由老红军江志华烈士作词。江满凤现在是龙潭景区的一名普通环卫工人,每天清扫450米道路,有空就为游人唱歌,踏实的工作态度使她荣获“2011年度全国旅游风采人物”等多个荣誉。她始终秉持井冈山精神,艰苦朴素、自力更生,为电视剧《井冈山》演唱主题歌时,她没有收一分钱,只要求把爷爷的名字写在电视剧中,还多次拒绝了领导要照顾她帮她调工作的好意。她说:“我们作为红军的后代,就应该继承井冈山精神,传播井冈山精神。”最后她为大家献上自己写的歌曲《欢迎各位来井冈》,热情邀请交大师生做客井冈山,亲身感受革命精神的传承之地。

通过访谈,同学们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的井冈山精神所深深触动,更加深刻理解了井冈山精神所体现的时代价值。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交大学子,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继承和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