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有你们 我们有信心!
师生“静”下来,保障团队“动”起来。在打响疫情歼灭战的关键时刻,有这样一群人用忠诚和担当践行着“尽好一人责、护好一校人”的庄严承诺。物资保障、应急处突、排忧解难……他们是党员干部、驻楼老师辅导员,他们是坚守在抗疫一线、时刻在师生身边的守护者。
守好“大后方”保障最前线
11月19日凌晨4时,疾控通报学校一名学生核检阳性。战疫的冲锋号吹响,早上5点11分,睡梦中的孙付春被一通紧急电话叫醒。“什么都没想,也什么都没带,匆匆嘱咐了家人一句‘做好防护’”,只用了19分钟,他就从家属区抵达学校办公室,等待学校紧急会议的召开。
作战打仗,物资保障是“生命线”。作为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孙付春立马清理底数,学校此前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防疫物资储备充足。但非常时期,物资调配需要加足马力。部门此前制定了《应对极端条件下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物资保障实施预案》,每一类物资签约了三家以上的应急供应商,相对短缺物资联系多个商家共同供货、多批次供货、每日供货+备货的等方式,想尽一切办法采购、储备物资。截至11月24日,学校在本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共采购口罩20.2万只、防护服9000件、隔离衣9000件、医用外科手套1.4万双、酒精和免洗手凝胶各8500瓶、防护面屏6500个、脚套鞋套各6000双、医用垃圾袋1.1万个、床上用品1300套等。
国资作为物资“大后方”,孙付春作为“大主管”,承担着统筹防疫物资的采购与发放等工作。战役起初,各楼栋对防疫要求和物资需求还不清晰,只能“用到的时候才想到”,造成了楼栋物资员“来回跑”、国资处“反复送”、采购“不停买”等问题。孙付春和团队及时总结调整优化,根据各楼栋实际领取情况,分别拟订定了普通楼栋和隔离楼栋基本防疫物资基本配置参考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征集的意见先后调整了三版,让各楼栋参照标准常备了防疫物资,避免了“急抓”。同时建立了防疫物资工作线上线下的双线沟通协调机制,他担任“网络客服”,各楼栋物资员有特殊需求就在工作群里沟通,及时回应,动态掌握需求数据。同时,安排1名副处长每天到各楼栋“巡楼”,现场了解需求解决问题。
今天已经是孙付春驻校的第八天,吃住在办公室,睡的是地铺,手机则24小时保持畅通,以应对随时呼进的应急物资需求。他说,“急难险重才显担当,这场战事中让我最感动的是由国资处和志愿者组成的防疫物资保障团队的每一位老师,大家团结一致,相互鼓励,无论接送货多晚、无论货物多重、无论多忙,没有人喊一声累,没有人喊一声苦。”孙付春说:“前来领物资的老师一句话‘这段时间你们太辛苦了,有没有我能够帮忙的?’,就是对我们团队最大的理解和鼓励。我也对想对同学们说:请相信我们,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守护大家的健康,也希望大家科学抗疫,做好自我防护。很快你们就会回到那熟悉的课堂和运动场。”
“冲锋号响 十万火急”
11月18日晚11点,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丁璐正准备睡下,一通紧急电话打来:“学院有一名疑似阳性的同学正在复检。”她霎时紧张起来,立即联系学院3位辅导员老师赶往学校待命。
凌晨4点多,确诊的消息传来。时间紧,任务重,早一刻核实重点人群情况,就少一分疫情传播的风险。她紧急召集学院老师,摸排清楚确诊病例11月11日以来的轨迹,这一切完成时已经是早上6点了。
学校紧急制动学生居寝管控,丁璐担任了学生宿舍4栋副点长,负责协调防疫物资,从防护服、消毒液、N95口罩、手套到学生三餐,她都一样一样去协调。物资搬运人手不够,学院老师主动报名来学校驻栋。老宿舍楼没有电梯,大家从1楼到6楼肩扛手挑地把一餐餐饭、一类类物资分发到寝。几回合下来,大家已经精疲力竭。于是学院立即调整工作方案,设立A、B两个工作小组,实行轮岗制;指定两名系主任,其中一位负责值班安排,一位协调保障物资。学院第一时间建好师生互动QQ群,及时收集和回应学生诉求。寝室没水了,马上协调送水;女同学需要卫生用品,老师立刻去买;考研同学的资料还在图书馆,每人限两本以内,由外围的老师领回来。
“前三天几乎无眠无休,每一两分钟就要接一个电话,电话都被打爆了,疾控中心的、附属医院的、各单位老师的……看到家人打来的电话都直接摁掉的。”连日来高负荷的工作让丁璐和同事们感到疲惫,她说:“我们必须要扎起,能够恢复学校往日的热闹,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 假如我有三头六臂”
“晚22点20分接到院办通知,便从项目工作中抽身赶往学校,凌晨左右到校,参加校医院疾控专家作防疫人员培训,凌晨4点休息,凌晨5点正式开始工作。”这是杨华平老师19日的时间线。
11月19日晚,杨何接到学院到校参加防疫工作的紧急通知,他匆匆留下一张给女儿的生日贺卡便火速赶往学校。
他们是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专任教师,也是4栋高风险区的驻楼老师。一台电脑、两套换洗衣服,除此之外,杨华平没有带更多的东西了。
三餐配送、垃圾清运、转运学生……驻楼老师的工作繁琐而费力。为了让4栋的同学都能领到温热的三餐,老师们争分夺秒,恨不得有三头六臂,只为赶超餐食降温的速度。汗水涔涔浸湿防护服下的衣襟,手中的盘子上放着20杯热豆浆,防护服约束着动作幅度,却还要保持平衡。4栋宿舍楼没有电梯,一层楼200多名学生,6层楼的高度,他们送一层楼的早餐至少要上下来回10趟,每天在一栋宿舍楼的范围就可以走两万步左右。“平时爬五楼都要喘个气,现在穿上防护服,带上口罩,加重了呼吸困难的感觉。面罩加上眼镜更是看不清楚路,只能小心摸索前进。”只有送餐完成后,他们才能吃上饭,在短暂的休息时间中还要挤出时间处理一流本科专业的申报、学生课业指导的工作。
垃圾清运也要时刻小心,收集垃圾、放入医疗废物袋、运送至转运点……一系列操作下来,便是七八个小时。每次一有突发情况,他们便第一时间得赶去查看情况,安排协调学生转运,将学生安置好才能放心。
床位紧张,他们先是在临床医学院医学实训楼打地铺,后又搬至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楼。每天回到临时住所建工楼办公室常常已经深夜,脱下防护服,换下被汗水粘黏在身上的衣服,打着地铺顾不得太多便睡下了。早六晚十二的作息,每天几乎都是从早忙到晚,疲惫成了常态。
最近由于不断有老师和志愿者的补充加入,他们现在基本可以正常的作息了,他们也能有时间去指导学生课业和完成其他的工作。“希望同学们平平安安,疫情消退,我们早日见到家人。”
“我是年轻党员,我应到最需要的地方”
11月19日,正在学校执行日常核酸检测任务的国合处教师于佳霖了解到学校急需人手驻校抗疫,他曾有在世乒赛、大运村闭环和隔离酒店的经历,当即向学院党总支报名请战。
在国合海教抗疫专班工作阶段,他担任专班核酸检测联络员,连续3天出勤核检信息员。20日晚,协助7栋10余名留校国际学生完成人员、行李转运,结束时已是凌晨2点。4小时的囫囵觉后,6点起床又投入到一线抗疫工作中。
21日下午,学校成立了七栋疫情防控组,参照高风险管理,准备接收四栋发热和密接同学。他担任了7栋楼内组长,与驻楼同事一道肩负起7栋疫情防控、学生联络、物资配送等工作。在7栋点长和外围团队协调下,团队迅速完成住房分配、物资准备和流程设计,实现转运同学3分钟入住,做到“人房相符”,23点顺利完成53名同学“快进好住”。
22日凌晨1点,完成手里工作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忙着对各楼层消毒。晚上3点30分,接到通知需要立即转运学生。待一切妥当再次消杀完成,学生早饭即将送达,新一轮的战斗继续进行。
“同学住的好、吃得好,就能更加支持和理解隔离工作”“驻栋老师零感染,疫情不外泄是我们的工作底线”。于佳霖向点长建议,7栋已被划定为高风险区后,各项工作要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对标隔离酒店,保证充足的物资供应和科学设置“三区两通道“。穿着闷热的防护服的于佳霖和老师们一道把饮用水、早饭、卫生纸配送到各楼层。下午又组装60个小医废垃圾痛,和医废垃圾袋一起再发放到各房间门口。
再忙不能忽视后勤处和自己给楼栋消杀,再累也要监督大家规范穿脱二级防护服。22日晚上,于佳霖背着10多公斤的含氯消毒液还在各楼层消杀,接近4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全校疫情防控形势严峻,7栋作为高风险区,我们在一线工作,就要真正发挥党员模范先锋和战斗堡垒作用,不辱使命。”
现在,7栋防疫工作进入提升阶段。于佳霖和团队一起规范物资分类,通用生活物资、学生个性生活物资、防疫物资分类准备、分类配送;设立标识标牌,规范人员和物资流线。建立《入住人员基本信息台账》《宿舍进出人员台账》《消杀记录台账》和“人房对照表”,科学规范高校做好工作。
在“加油7栋”微信群中,他一有时间就和同学们在群内聊天,与16名重点同学保持联系,掌握思想动向,引导学生增强抗疫信心,两次发放调查问卷,充分解决同学个性化生活物资需求。“全校是一盘棋,每一位老师作出极大努力,每一位同学都给予了最大配合,我只是做了一名成大人、一名党员应该做的。”
“为你 我们变成超人老师”
“核酸扫码员”“看病陪护员”“秩序维护员”“防疫电话联络员”,他们是日夜陪伴学生的“超人老师”。
午夜时分,计算机学院辅导员方林红还在图书馆为学院考研同学寻找滞留在图书馆的资料。经历了疫情初起时校园封控的短暂紧张,在自己结束隔离健康码转绿的第一时间,她就返校投入战斗。派送餐饭、购买生活物资、照顾隔离人员……“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急学生所急、应学生所需,为学生排忧解难,同学们都很配合和理解,为我们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鼓舞。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孩子还未满两岁,她说“孩子的爸爸也是成都大学的教职工,也是中共党员。他总对我讲,家里的事不要操心,他完全可以做好。他让我在一定要把学校的抗疫工作做好!”背后有了家庭的全力支持,方林红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手机的电量充了又没,没了又充,嘴上一直重复喊着‘下一个……下一个……’”19日音乐与舞蹈学院辅导员王任飞返校到岗,穿上防护服来到核酸检测点做起志愿者。“这次情况特殊,我们没有选择招募志愿者。学生宿舍20栋每一层的餐食,物资都是由老师一寝一寝的发放,从早到晚几乎没有歇息过”。早上六点,老师们便要赶在学生们上早课之前将早餐送到,为了预防突发红码,晚上一两点睡也已成为常态。“看到学生们能吃饱饭,能在宿舍顺顺利利地上网课就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坚决打赢成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待到寒冬过去,我们一起去看花开。”
这场校园防疫保卫战,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与付出,相信科学、尊重规律,保持耐心、慎终如始,共同守护好我们的校园。因为一个个“我”,组成我们,团结一心,齐心协力,让嘤鸣园早日重回喧嚣!
编辑:闵秀玲 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