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同学聚会催生恐聚族 感叹“相见不如怀念”

05.02.2014  13:07

  “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这是2013年流行于网络的一句电影台词。春节假期,各色同学聚会成为人们怀念青春的方式。然而,人是境非,本是回忆纯真年代的聚会却渐渐多了些炫富攀比的意味。当“致青春”变成名利场,面对昔日“同桌的你”,不少春节“恐聚族”感叹“相见不如怀念。

  变味的友谊:从“AA叙旧”到“我来全包

  在离马年春节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孙挺就接到高中同学聚会的邀请,但是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的同学聚会一半是期待,一半是无奈。

  2000年孙挺高中毕业去上海上大学,作为高中班长,孙挺在高中毕业后的第一个春节就组织了同学聚会。“那年的聚会效果特别好,大家各自说着自己的大学体会,说说闹闹,开开玩笑。

  因为“效果特别好”,从2001年开始,每年大年初四,孙挺的高中同学聚会都如期举行。但是,作为组织者,孙挺发现同学聚会“请人”越来越难,赴约而来的人也是“一些人热闹,一些人沉默,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少,感觉越来越不自在”。

  2008年春节同学聚会上的一个细节,让孙挺的感受从“不自在”变得“厌烦”。

  那年,正准备结婚的孙挺第一次带着女友参加同学聚会。既是老班长又是聚会组织者的孙挺说开场白时,一位事业得意的同学插话:“老班长,以后咱同学聚会别每个人对份子了,挨个掏钱太丢人,这次聚会所有的我全部包了。

  从那以后,孙挺再也没有组织过聚会。而每到春节,一些“混的较好”的同学却越发积极争着组织聚会,并承诺自己“包场”,聚会的地点也从当年的小饭馆变成大酒店、度假村、高档会所等。

  “有的开名车,有的骑摩托,饭桌上谁用的手机更高端,谁穿的衣服更大牌,谁抽的香烟更名贵。虽然没有直接比较,但是明摆着的差距让人越来越别扭。” 孙挺说,十多年的同学聚会,饭桌上,“忆当年”的越来越少,“比现在”的越来越多,聊天中,真情实意的感觉越来越淡,吹牛摆阔的意味越来越浓。

  叙旧成资源:土豪同学,我们换个名片吧?

  “土豪你好,我们做朋友吧。”在北京一所高校当老师的毕敏觉得,这句当下网络流行语正好可以形容自己的同学聚会。

  “‘土豪同学,咱们换个名片吧’,这就是现在我们同学聚会的主题。”毕敏半开玩笑地向记者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