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合伙人”在川内兴起 去同学化或才能做真正的公司

22.10.2014  14:01

制图/龚武

  “同学公司”的兴起是好,还是坏?

  10月17日,从成都城南一座高端写字楼的落地窗户望出去,成都祥福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丁辉细细品味着这句话。

  五年前,西南交大现代工商管理领袖班56名同学入股成立祥福投资,四川股东人数最多的同学公司诞生。之后,四川的同学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鼎盛时期约有两三百家。

  这是同学公司的黄金时代?一位见证了四川同学经济发展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最近的金融风潮,让许多同学公司遭受重创,死掉的不比活着的少。

      A 兴起

  同学公司的兴起,与各大学的MBA(EMBA)班的火爆节奏一致。本身就是企业家,学的又是工商管理,同学间合伙开个公司,既维系了感情又整合了资源。短短三四年间,四川的同学公司就从寥寥数十家变成了数百家。

  与电影《中国合伙人》里三个同学一起创业的故事类似,四川也有众多的“同学合伙人”。特别是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的MBA(EMBA)研修班,孕育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同学公司。同学经济,近年来已成为四川民营经济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作为当年股东人数最多的同学公司的掌门人,丁辉还记得祥福投资开业那天的盛况。一整面形象墙上,张贴着56名股东的介绍:成都申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敏、四川仙牌灵芝茶集团新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吕华洲、四川新蓉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尔金……

  2007年,丁辉的身份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他进入了西南交大EMBA班学习,班里七八十人全是各行各业的精英。重回校园,相见恨晚。同学们想在一起做点事情:有说开酒楼的,有想弄个茶楼的……

  丁辉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想做的,不是小打小闹这么简单。合伙办公司,成就了他们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几位发起人经过多次商谈,顺应当时的发展趋势,渐渐理出做投资公司的思路。主营业务有两方面,一是投校友企业家的项目,二是同学之间的互助基金。

  扩充股东、起草招股说明书、办执照、确立公司战略和章程……短短两个月时间,56名股东募集到数千万元首期股本金,可调动的资金保守估计至少有3亿元。2009年12月,祥福投资正式开业。

  祥福投资并不是四川第一家同学公司。早在2006年,川大MBA同学会就发起设立了百联安投资公司,初期募集金额2亿元。尔后,川大还衍生出千联安、亿联安等“同学合伙人”发起的投资公司。

  祥福投资成立同年,西南财经大学总裁班发起成立金财大通投资公司,将发展远景定位为“中国的摩根大通”。西南交大则相继成立了同瑞、同和、同聚等同学公司。

  西南交大EMBA校友会成员、四川亿丰资产管理公司法人杨宇明粗略计算,仅交大EMBA校友会的同学公司就有二三十家,“一夜之间到处都是,最火爆是前两年,印象中2012年有段时间,我几乎每个星期都在参加同学公司的开业典礼。”现在成都西门的一个楼盘,西南交大校友会买下了一幢楼,一至三层是同学会所,楼上是多家同学公司的办公场所。

  专家分析,同学公司得以高速发展,原因在于同学经济的网络效应。

  资本的迅速聚集:能够迅速聚集数亿乃至数十亿的资本;

  学以致用:各高校的教授们将最先进、最前沿的知识理论传授给同学们,同学们很快与自己的经营实践结合;

  平等思想:同学这一词汇的内在含义就是彼此平等,平等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彼此融合。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信用提升: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联系是多维度的,每一人都受到多人的评价和观察,因此失信的成本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