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禁止私家车经营专车 最低罚款3万

10.01.2015  03:01

  北京、济南等多地近日集中打击利用互联网和手机软件从事非法运营的社会车辆,执法人员查到所有使用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全部属非法运营。对于合肥市场的“专车”,合肥运管部门态度也公开明晰——专车不具备营运资质,属于非法营运,查获将依法处理。“对外称是租赁公司车,其实车还是自己的”——有专车司机这样告诉记者。

   中高档车轻易变“专车

  “上个星期的元旦3天假里,我开专车就赚了小半个月的奖金。”专车司机林新(化名)告诉记者,他是去年11月经朋友介绍后,加入滴滴专车的。由于专车要求车价基本是15万以上的中高档车,他刚好是去年新换的车,各方面条件都符合。“操作流程比较简单,跟公司签订了合同,那边会把相关手续都搞好,把车挂靠到租赁公司。”签约后,林新跟同一批几十名司机一起,接受了一天的培训和考核,智能手机里安装好专车软件,然后就可以上路接单。

  林新说,培训时主要介绍公司相关规定、服务规范等。“比如一般不要跟乘客聊天,在外都要说车是租赁公司的。”而且能否获得乘客的好评也很重要,“五星评价是最高的,不评价的默认四星,有乘客差评或者投诉就要罚款。”“收入跟接单量挂钩,有基本接单量考核,我平时趁上班闲暇或者周末节假日才开专车。”林新说自己开专车只是赚个外快,有个专职开专车的朋友,每天从下午开到晚上9点左右,月收入能达上万元。

   给差评遭司机电话骚扰

  “有了滴滴专车,经常在朋友圈能抢到券,加上又常常发节日券,我现在出门基本不坐出租车。”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合肥市民宋小姐,她最近1个多月乘坐过十多次滴滴专车。宋小姐觉得专车出现后自己出行更方便了,“以往手机叫车喊出租车,师傅等不到1分钟都态度特别差,专车司机态度普遍比较好,而且车内比较舒适,还有免费矿泉水。”而且宋小姐多次经验发现,使用专车券后,出行成本比打车还要便宜些。

  “不过也有不爽的经历,专车收费是由起步价、里程费和低速行驶费总计,有次从政务区打专车到市区办事,司机不走高架,走了很多红绿灯的道路,那次车费就贵很多。”于是宋小姐下车支付后,在评价时就打了三星。“这个司机就直接打我电话,叫我改五星好评,不改就一直打,我为了少麻烦,就改了。”记者了解到,专车司机抢单后,会与乘客电话联系。虽然司机的评价页面中,手机号码隐去了中间6个数字,但专车司机一般全天接单量并不多,通过评价号码的尾号和通话记录,还是很容易能找到给出“差评”的乘客。

   就是黑车,查后最低罚3万

  安徽商报在上个月曾对合肥的“滴滴专车”与“快的一号专车”进行过调查采访,当时合肥运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在针对“专车”进行调查研究。1月8日,合肥市运管处法制科公开回复称,“所谓的‘专车’仅是通过应用软件建立了乘客与车主之间的联系,该车从法律层面上不具备营运资质,实际上从事的是为乘客提供道路运输服务并收取相应费用的营运活动,应属于非法营运行为。

  非法营运即大家常说的“黑车”。据悉,根据《合肥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暂行规定》,未取得经营资格证,擅自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专车”为啥是“黑车”?

  快的官方对外表示,一号专车属于新兴的约租车领域,并不拥有车辆和司机,而是通过与正规汽车租赁公司和劳务公司合作来提供服务。记者采访滴滴专车公关部时,对方也表示只与正规合法经营的汽车租赁公司合作,对一些地方出现的私家车挂靠会进行排查,且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有别于出租车服务。

  不过,合肥运管部门表示,现行法律管理中,打车运营平台并不归属交通部门管,他们管的是路面上的运输行为。“‘专车’模式与出租车运营模式并无区别,其车辆为私家车,司机为私家车主,提供了运输服务并收取相应费用,这一行为就是非法营运。 ”

文章关键词: 专车 黑车 我要反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