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力让“金融之水”精准“浇灌”贫困地区

21.06.2016  11:32

 

(记者  李延霞、姜琳)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金融扶贫如何“对症下药”而非“大水漫灌”,让投入贫困地区的资金发挥最大效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记者了解到,随着“精准扶贫”战略步步推进,政府、财政、金融、企业等各方力量正“强强联合”,合力增强扶贫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金融扶贫,首先要确保有足够的信贷资金投向贫困地区。近年来,人民银行多次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入。目前县域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村镇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国有商业银行分别低5—8个百分点。

今年3月,人民银行设立扶贫再贷款,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为优惠的利率,要求金融机构将扶贫再贷款优先和主要支持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的企业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截至2016年5月末,全国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245亿元。

贫困地区信用环境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服务成本高,成为影响金融机构扶贫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曲家文表示,应推动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与金融机构的互联互通,保证金融机构能够实时获取贫困农户的基本信息。同时建立面向所有涉农金融机构的农户信用信息征集和信用评级体系,形成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人民银行近日会同扶贫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文,明确2016年6月底前联合建立扶贫信息对接共享机制,组织实施信息对接共享工作。今年9月底前开发完成全国金融精准扶贫信息对接共享系统建设,全面实现与扶贫信息的精准对接。

在此之前,有些地方和银行已开始探索通过共享机制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

地处浙江省象山半岛南端的石浦镇系我国6大中心渔港之首,许多商业银行虽有意在此开展信贷业务,但受限于渔民分布分散,信息严重不对称、缺少有效抵押质押物等,始终未能大范围开展业务。

华夏银行宁波分行通过与石浦镇渔业管理公司合作,借助各个渔业服务站对渔民经营状况的了解,由渔业管理公司推荐客户,通过船舶马力、历年补贴额度、信用状况等多方面考量,核定授信额度,充分弥补银行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截至目前,已先后为几百户渔民累计发放贷款上亿元,服务的渔船数量已达该港渔船总数量的八分之一,而且没有发生一笔不良贷款。

产业基础薄弱、经营风险高、抵押品匮乏,是贫困地区的共同特点。要想调动金融机构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建立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是关键。

江西赣州银监分局副调研员刘红梅表示,该局联合地方扶贫办、财政和金融局等部门,引入政府增信机制,推出“产业扶贫信贷通”,依托市县两级财政资金建立10亿元的风险缓释补偿基金,以1∶8的杠杆比例撬动80亿元产业扶贫信贷资金。

农行重庆分行在推行农房抵押贷款的过程中,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国有担保机构提供保证担保、保险公司履约保险等增信模式,构建农村产权融资业务的风险分担机制。

贫困地区要真正脱贫,需要有产业支撑。而要带动一方产业发展,仅靠组织化程度低的农户“单打独斗”很难实现。在扶贫实践中,不少地方和金融机构意识到,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头作用,捆绑帮扶贫困户,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资金效应。

在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根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帮扶贫困人口的多少、增收幅度等,增加授信额度和实行贴息奖励。目前已带动4000多户贫困农户发展扶贫产业,合作的贫困农户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多方合力之下,金融之水正在源源不断流入贫困地区。2016年3月末,我国贫困地区832个县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17.4%,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2.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