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四川推进省校合作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 释放人才红利
在省人才之家,来访者可查询专家人才库相关人员信息。(受访者供图)
步伐
我省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13所国内知名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省政府、清华大学与华盛顿州、华盛顿大学中美“2+2”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省校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成效
2014年以来,全省21个市州与国内外名校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406个,开展重大科技及人才项目合作1991项,落地科技项目资金约22亿元,引进人才49139人,其中硕博士6624人
四川省校合作又有新动作——近日,香港城市大学成都研究院落成典礼在成都市双流区举行。随着研究院建成,深港蓉同步孵化器、商务智能实验室等6个项目正式入驻。
据了解,该研究院是香港城市大学在内地建立的第二个长期科研协作基地,也是其在西部地区设立的第一个研究院。“研究院将引进更多国际化新兴技术团队来成都创新创业,将给成都带来‘几何效应’。”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定介绍。
这是我省借力省校合作,人才事业对外开放合作迈出的崭新一步。记者从省人才办获悉,未来三年,我省将力争与排名靠前的国内知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支持国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和境外500强企业在川设立分支机构、研发机构、产学研创新联盟,构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开放合作格局,进一步激活四川转型发展内生动力。□本报记者 陈婷
协同创新
省校合作催生高端产业新平台
近年来,作为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省校战略合作不断催生一批标志性的产学研平台和项目落户四川,吸引集聚了大批高科技人才来川。
围绕服务全面创新改革的“一号工程”,构建集“人才引进、干部培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全方位合作格局,我省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6所在川部委所属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特别是四川省政府、清华大学与华盛顿州、华盛顿大学中美“2+2”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我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开启了全新的校地多边国际合作模式。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随之而来的是清华能源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同济西部创业谷、人大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上海交大锦屏实验基地等一批协同创新平台相继落户四川;中国(绵阳)科技城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进驻市州。
合作平台“虹吸效应”初现。据介绍,清华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挂牌一年来,就引进11个团队近200名高素质人才进驻,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川转化科技成果。
借智外脑
高校资源激活创新动能
人才引进来,平台搭起来,如何把这些人才和平台用起来,使知名高校资源在四川的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
“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我省出台政策,大刀阔斧破除人才发展束缚,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省校合作各平台汇聚的各类创新要素和人才创新活力日益被激活。
今年3月19日,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成都揭牌。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将着力解决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高效互联、信息安全以及大数据应用等关键问题。”
几乎同一时间,同济大学第一个校外基地——同济大学·成都龙泉国际青年创业谷(以下简称“同创谷”)把科技创新的触角延伸到了欧洲。新设立的同创谷欧洲代表处在法国接洽了“reva2无人驾驶”等技术先进、适用性强的项目,并计划加强与西南交通大学、中科院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促使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院士专家、教授学者向四川集聚,带动成都地区汽车产业升级。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我省21个市州与国内外名校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406个,开展重大科技及人才项目合作1991项,落地科技项目资金约22亿元,引进人才49139人,为四川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实现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
“以省校战略合作为平台、以人才开放促进全域开放的工作格局已在我省初步形成。”省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将建立省校合作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顺畅项目合作对接渠道,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加快释放省校战略合作的“人才红利”。
圆桌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林凌
嘉 宾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陈冠松
西华大学教授 边慧敏
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陈井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这其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功不可没。体制机制改革于人才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如何继续深化改革?记者就此采访了三位嘉宾。
记者:为何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人才工作的“牛鼻子”?
陈冠松: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人才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四川全面创新改革、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人才政策吸引力、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边慧敏:目前,四川是人力资源大省而非人才强省,人口规模优势还未能充分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科教人才优势还未能有效转化为发展竞争优势,根本原因还在于体制机制的制约和政策羁绊,所以加强人才政策创新和顶层设计,依靠“改革红利”释放“人才红利”非常必要。
记者:如何评价四川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
陈井安:以四川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为例,它变过去高层次人才引进“各自为战”为省级层面的“集团作战”,变过去各类项目、政策的“零打碎敲”为资源整合后的“集中发力”,强化了政策设计的科学精准,优化了政策实施的统筹兼顾,突出了政策效应的叠加放大。
边慧敏: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改革是我关注的重点,其支持科技成果持有者通过自行转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转移转化,提高了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必将改变以往科技成果虽多但成果转化率特别是在川转化率较低的窘境。
记者:怎样继续深化改革?陈冠松:今年,按照全省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完善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驰而不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聚焦全面创新改革,完善人才政策制度体系;聚焦自贸区建设,完善人才开放合作体系;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人才队伍支撑体系;聚焦脱贫攻坚,完善人才智力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陈井安:改革要避免“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必须扑下身子抓落实。建议可对人才政策实行第三方评估,根据反馈情况动态调整,确保政策的持续有效性和竞争力。
新闻当事人
这里有开放创新的人才文化
□本报记者 陈婷
日前,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以下简称“联谊会”)与成都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科技和人才双向交流,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和企业发展。“除了成都大学,联谊会还和西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达成了合作意向。”5月8日,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奥泰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学明博士开心地告诉记者。
邹学明是最早回国入川的“千人计划”专家之一。回头看入川这些年,邹学明觉得自己的选择非常正确。“四川很重视前沿科技,不仅具有丰富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资源,还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建立了良好机制,在税收、专家工资补助、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高端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
为团结服务海内外引进人才,在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的支持下,2015年底,联谊会这一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成立。在邹学明看来,联谊会是四川在人才工作上“不盲目”“有策划”的体现,让海内外华人华侨领略到了四川“全球引人才“的格局,领略到“四川开放创新的人才文化”。
联谊会设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设备制造、综合专业委员会5个专委会。到目前为止,已主办、协办各类活动80余场,累计约6000人次参会,为专家提供各种服务60余次,完成项目对接29个,创建创新创业孵化中心1个。
“这只是一个起点。”邹学明建议,四川应继续扩展人才计划:一是学科要更广,除战略性新兴产业外,高端财务、医师等学科人才也可纳入;二是层次要更高,比如引进院士、诺贝尔奖得主;三是包容度要更大,引进更多外籍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