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省政府合作!四川6大高校将有大动作

09.10.2016  15:06
核心提示:10月8日上午,四川省政府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0月8日上午,四川省政府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签署仪式,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致辞。

  签署仪式上,尹力和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分别致辞。

   尹力表示:

  这次省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十三五”期间省校战略合作迈上了新台阶。

  希望各方进一步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长效合作机制,在战略决策咨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教育合作和干部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交流,在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互利共赢。

  杨泉明代表6所签约高校,表达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助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副省长杨兴平代表省政府分别与6所高校主要负责同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政府秘书长唐利民主持签署仪式并介绍我省与6所高校合作有关情况。

  在签署的协议中,省校各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共提出65项重点合作项目,内容涵盖战略决策咨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教育合作、干部人才培养和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等领域。合作内容更具靶向性、精准性、实效性,必将成为省校战略合作的“新范本”,助力四川全面创新改革、决胜全面小康和高校“双一流”建设。

   据了解,省校合作重点项目包括:

  与四川大学共建环川大创新创业“三带四区一城”

  支持电子科技大学建设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

  支持西南交大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

  支持西南财经大学建设四川金融研究院

  支持西南民族大学建设国家级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

  支持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建设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等。

  省委常委范锐平、吴靖平、甘霖,副省长刘捷、王铭晖,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签署仪式。

   6所部委属高校在川实力有多强

  目前,全省2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10个来自这6所高校,占34.5%;全省59位两院院士,有16位院士来自六所高校,占27.1%;全省595名省“千人计划”专家,有224名专家来自六所高校,占37.6%。

  2013至2015年的3年间,6所高校共录取川籍考生2.8万余人,占其招生总数的22.8%;留川工作毕业生5.1万余人,占其毕业生总数34.7%。

  2014年以来,6所高校与省内企业签订科技研发、技术服务、咨询转让等各类合同4100余项,总金额16.9亿元;科技成果在川转化3000余项,直接经济效益200余亿元,有力推动了四川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川观盘点:四川与哪些高校签了战略合作协议?

  清华大学2014年8月15日,四川与清华大学在成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7月30日,四川省与中国人民大学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同济大学2015年8月6日,四川与同济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成都举行。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3月27日,四川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在成都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7月18日,四川与上海交通大学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省校合作能为双方带来什么?

  两年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纷至沓来,先后与四川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梳理四川与5所高校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决策咨询、教育合作、干部人才交流是共通内容。基于5所高校的不同特点和优势,省校合作也实行“靶向合作”。

   四川求贤若渴,省校深度合作,能为双方带来什么?

  一、人才短板倒逼“开门引凤”

  高端人才匮乏,63.6万高端人才仅占全省人才总量的7.7%。

  创新驱动的核心是人才,高校有丰富的高端人才资源和科研优势,正是我省现阶段最急缺的。

  补齐短板,在培养本土人才的同时,紧紧围绕省委重大发展战略,四川坚持眼光向外,瞄准国内一流高校,开启招才引智之旅。

   二、需求契合成就美好“姻缘”

  四川有何魅力在两年时间内获得5所一流高校的“芳心”?

  四川要转型发展,高校要发挥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省校合作让双方在发展目标上保持了高度的契合。

  正如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所言:“助力四川发展、参与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是清华的机遇也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与四川渊源深厚的同济大学,其党委书记杨贤金坦言,“尤其在建筑、交通等方面,四川的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等,为同济优势学科大显身手提供了舞台和机遇。”

   三、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级有关部门主动“出击”,也是促成省校合作的重要因素。

  比如选调来川工作的清华学子何静,清晰地记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范锐平2014年底在清华那场名为《胸怀家国逐梦四川》的演讲。在演讲快结束时,范锐平对在座学子当场承诺:“如果你们选择四川,我们将为你们提供最适合的事业平台,享受新四川人的尊荣与服务,尽其所能地给予创新创业的扶持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