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财长总论创新驱动与包容性增长

24.07.2016  12:03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梁现瑞 陈岩)7月23日,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在成都开幕。作为会议重要议程之一,G20税收高级别研讨会当天上午正式举行,包括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主席拉加德、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美国财长部长雅各布?卢、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等各国嘉宾围绕如何深化拓展深化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展开热烈讨论。各国的财政“大掌柜”都说了啥?记者进行了记录和梳理,以飨读者。

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不能一说创新就是减税,下一步要义无反顾推进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

如何鼓励创新?我们现在一方面是通过“营改增”,促进专业化分工;其次是加大研发投入的税前扣除力度,鼓励创新。但遗憾是由于信息收集困难,加上利益调整的阻碍,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方面改革没有推进,但是下一步会义无反顾去做,这也是我们的任务。

但是要防止另外一个倾向,那就是一说创新就是减税,我们首要的公平,目前,数字金融,很多影子银行,还有共享服务共享经济,很多没有收税。我的意见是要收税。比如跨境电商,我们刚开始收税,数字经济也应该征税,但前提是监管,只有监管上去了,征税才有可能。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长:尚达曼:收入税可以尝试负所得税

如何鼓励创新?从税收上来说,总体的原则就两条,收入税要降低,甚至部分领域可以实行负收入税,其次是财产税要高。

在这方面,不仅持有环节要征税,而且在交易环节也要征税,这当然会导致市场扭曲,但不是所有的扭曲都是有害的,也要好的扭曲,积极的扭曲,通过交易环节的征税,来打击房地产领域的投机行为。这个过程中,中低收入家庭的首套房要除外。

第三方面,就是要关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要建立能够有助于中小企业创新的税收制度。

意大利财长帕多安: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不是一剂补药方,而是一系列原则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如何改善这个局面,在我看来,不是一剂良药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一系列的办法,中小企业的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我们要通过政策和制度的设计,鼓励他们与大学联合,与大企业联合,不断壮大自身的创新能力。

土耳其副总理希姆塞克(Mehmet Simsek)——对于新兴市场国家,税收政策要力求简单、稳定

土耳其还属于第二梯队的国家,但希望通过我们的表现进入第一梯队。没错,税收的不确定性会对贸易产生负面影响,人们会把税收监管的不确定性作为很重要的决策因素。所以税收政策要力求简单、稳定,在做副总理之前,我做财政部部长7年,我感到在新兴市场,税收政策和监管变化得很突然,法律也往往是比较宽泛的框架,这些都会增加不确定性。对于第二梯队的国家来说,这是我们共同的问题。

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双重税收和互不收税都要规避

我们应该通过税收制度改革,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我要强调的是,加深税收的稳定性是其中一个基石,同时,国家间的通力合作是另一个基石。国家间合作的目的是要规避双重税收和互不收税,这很重要,因为这将挫伤经济。再者,执行上的稳定性能推动确定性。但有的国家虽承诺执行,但在其国内却遇到很大困难,所以税收确定性在执行时会遇到很大挑战。

美国财政部部长雅各布·卢:各国要有共同的税制标准

如果国家国家之间能有共同的税制标准,解决问题就能更加游刃有余。与此同时,我尤其认为信息的交流、包容性都很重要。这就需要OECD(经合组织)要发挥重要作用。各国把不确定方面的因素确定下来,然后有针对性地通力合作。

德国财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技术变革带来税收不确定性

技术变革很快,传统的工作流程被新的价值创造模式所取代,这些变化也为税收带来不确定性,我们根据这种新的发展,要有足够的灵活度,当下,涉及传统经济、数字经济以及新业态的税收都要充分考虑。

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合理运用税收政策工具,创造公平发展机会

站在全球发展的高度,要确保各个经济体实现稳定发展。消除税收歧视和投资壁垒,促使经济全球化,这些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对各个国家的税收征管能力建设提出严重挑战。这需要不同的国家都进行税收革新,合理运用税收政策工具,创造公平发展机会。

同时,也体现出强调信息交换的重要性。还好,在税收透明度方面,已经有96个国家实现自动情报交换,各项税收的审议和监督工作也比较透明,大家也积极发起各类税收的国际协调,这有助于完善全球税收治理,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税收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