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着力解决吃拿卡要问题 问责201个“庸懒散拖”单位

02.12.2013  09:58

关闭吃拿卡要门 广开问需问计路

我省着力解决吃拿卡要问题,深入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侵害群众利益行为——

□本报记者 庞莹

开这么快去上坟啊!”“跟你说了几遍还听不懂,年纪大了就不要出门。”极个别执法人员的粗暴言行,刺伤群众的心;“不花钱、不请客、不送礼,就不办事。”吃拿卡要的不正之风,让办事群众“伤不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这些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最关心的问题,成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有效解决吃拿卡要行为,深入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我省各单位加大力度,从源头上遏制、从过程上监管、从落实上问责,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截至目前,全省公布取消调整236项行政审批事项,对“庸懒散拖”的201个单位、407人进行了问责。近期我省还依法查处了一批评标专家,其中16名评标专家被取消资格,4名评标专家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风清气正的环境进一步形成。

从源头上遏制“吃拿卡要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吃拿卡要”问题,我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建立行政权力运行监察平台,突出从源头挤压吃拿卡要现象生存空间。

今年,我省已分两批次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36项,省本级保留281项。省级运行平台骨干程序开发已基本完成,完成93个省直部门8474项行政权力的初审并公示,以此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12月起,省级权力事项将全面开始网上试运行。12月底前实现省级电子监察系统全面运行和市(州)试运行,明年3月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运行。

与此同时,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查违纪违法案件,集中治理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行业的突出问题,对吃拿卡要等行为形成震慑。

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干部职工和省政务服务中心38个部门窗口负责人签订承诺书,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现象。省法院对窗口单位服务作风进行专项整治,制定出台了“作风建设四项要求”、《立案信访窗口作风建设工作要求》等规定,重点整治“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对群众“冷硬横推”的态度、作风;对有“冷硬横推”表现的人员责令限期整改。

为坚决查处搞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等行为,近期省主管部门加大了对评标专家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在招投标活动中收受贿赂的16名评标专家,取消评标专家资格;4名评标专家未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进行评标,导致项目流标,被暂停评标资格一年;25名评标专家未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评标,受到投诉,给项目招投标活动造成不利影响,被给予警告处分。其中4名评标专家利用工作之便,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治理“庸、懒、散、拖”专项效能监察方面,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在治理专项效能监察中纠正问题1009个,问责201个单位、407人;优化行政效能投诉,各级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共受理效能投诉2373件,已办结2232件,办结率达94%,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