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交司机"福利" 打不还手车队或颁"委屈奖"
12日,34路公交车司机冯师傅讲述事发过程。
监控视频记录司机“打不还手”过程。
原标题:被指“甩盘子”公交司机挨打 打没还手 发“委屈奖”安慰
成都超过25个公交车队已设“委屈奖”,今年到目前已颁10个
反对方
提供优质服务是服务行业人员的基本义务,不存在受委屈的说法,发放“委屈奖”是“变相福利”或“浪费资源”。
赞成方
设立“委屈费”实际是人性化管理的体现,通过这种方式对员工遭遇的不公待遇进行补贴,更有利于维护员工情绪。
您说话
您对“委屈奖”怎么看?欢迎拨打华西都市报热线96111或在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留言评论,也可私信@华西都市报。
11月12日上午9点34分左右,成都的34路公交车司机冯师傅遭遇了一件尴尬事:在抚琴小区站停靠时,一名小车车主冲上车指着他鼻子骂,并打了他一拳。冯师傅说,遭到殴打是因为自己在避让其他车辆时,被对方误会为“甩盘子”。
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冯师傅面对殴打并没有还手,而是在对方离去后打电话报了警。他所在的201车队也因为他“打不还手”,准备在事情调查清楚后,给他颁发“委屈奖”。该车队今年已三次向司机颁发这个奖项。
记者调查发现,成都市至少有25个车队自行设立了“委屈奖”,专门颁发给在工作中受到委屈的公交司机,今年已颁发了10个。除公交司机外,一些街道城管部门也设立了类似奖项。这些单位的负责人说,他们所在的岗位都要求文明服务,面对冲突尽量忍让。设立这种奖项,是为了安慰受到委屈的员工。
事件经过
遭甩盘子被“憋住”
男子上车打公交司机
12日上午10点,记者在事发地点见到了被打伤的冯师傅,其嘴角肿胀,嘴唇上有一道血印子。
“我哪里是要故意‘甩他盘子’嘛,是迫不得已要避让其他车辆,他打我,我没还手。”冯师傅回忆,上午9点30分许,他载着乘客在一环路西三段附近行驶,一辆白色大众高尔夫车行驶在其左后方。突然,右前方冲出来了一辆大货车,冯师傅赶紧打盘往左避让,因此“憋住”了想超车的高尔夫车。在等红灯时,双方曾发生言语冲突。没想到,在他将车停靠在抚琴小区站时,那名车主冲上公交,辱骂并打了他一拳。
在监控视频中,记者看到,上午9点34分,公交车前方的白色车出来一男子,径直冲上公交车,用手指一直戳向冯师傅鼻梁,持续了大概三四秒,然后抡起右手朝冯师傅打了一拳,还作势要继续的样子……9点35分左右,该男子下车离去,冯师傅全程没还手,在男子下车后报了警。
冯师傅将其遭遇上报所在的运兴公交公司201车队。该车队负责人霍女士介绍,从监控视频来看,冯师傅做到了“打不还手”,车队在事情调查清楚后,准备为其颁发“委屈奖”,金额100元到200元不等。
所在车队
有乘客给司机灌酒
今年已颁3个“委屈奖”
据霍女士介绍,自她2011年进入该车队后,便一直设有“委屈奖”。“其实,设置这个奖项主要目的在于从心理上安慰受害驾驶员,从而避免驾驶员与乘客或他人发生冲突,提高乘客满意度和服务质量。”据她统计,201公交车队今年已经发放了3次“委屈奖”,奖金从100元到200元不等。得到“委屈奖”的司机都有共同特点:在面对乘客的辱骂、甚至灌酒时,都采取了忍让。
据介绍,其中一次是一名醉酒乘客拿着酒杯上车,给驾驶员强行灌酒;一次是驾驶员规范进站停车,一乘客因为没赶上车就骂驾驶员“眼睛瞎了”;还有一次,一名手持残疾证的乘客因司机喊“刷卡”而将其骂哭。
“作为服务行业,我们强调公交车驾驶员要‘忍’,以此避免冲突。只要做到了,就会颁发奖励。”霍女士表示,大多数“受委屈”的驾驶员也很认同这个奖,“毕竟他们找到了一个出口倾诉并获得了承认,心里可能会更好受一些。”
但面对即将颁发的“委屈奖”,冯师傅告诉记者,“‘委屈奖’确实能对他有一定安慰作用,但他更需要的是对方的赔礼道歉。”
记者调查
25车队设“委屈奖”
今年到目前已颁10个
昨日,记者采访了全市多家公交公司,了解到目前成都的公交车队中,至少有25个车队设立了“委屈奖”。虽然名称类别有所不同,但性质均为安慰“受委屈”的驾驶员。这些车队的负责人表示,该奖项的设立并非出自公司明文规定,而由车队自行设立,奖励金额多为100元到200元之间。今年以来,这25个车队共颁发了10个“委屈奖”。
“其实‘委屈奖’只是一种辅助,我们最主要的还是要跟驾驶员沟通交流,帮他疏导负面情绪。”星辰公交公司一负责人告诉记者,车队每月都会对驾驶员进行服务培训,会上会对“委屈奖”获得者提出表扬。同时,还会派专人和这些司机交流,使他们舒缓情绪,能更好地投入工作。不过,该负责人也提到,随着乘客素质越来越高,公交车司机越来越大气,“委屈奖”的颁发次数也越来越少。
车队呼吁
4种情况易受委屈
希望多理解公交车司机
“公交车是城市的窗口,公司要求司机即使受到委屈,也应尽量忍让。希望大家能多理解我们。”运兴公交公司201车队负责人霍女士说,公交车驾驶员在一线服务,和乘客、其他车主时常会出现一些小摩擦,部分市民会因此对公交司机产生误解,进而发生纠纷,希望大家能对公交车司机多些理解。据她介绍,下列4种情况下容易发生冲突:
1、个别乘客素质不高,无理取闹;2、公交车要求在站台上下车,一些乘客因为错过了上车,便跑到前面“堵”公交车甚至殴打司机;3、驾驶员提示乘客刷卡,有些可能刷过了,有些是持证免刷,驾驶员有时没看清楚便提醒,容易招来谩骂;4、有些司机误认为公交车司机“开霸王车”,但其实并非如此。比如,公交车左转就需要从公交车道提前进入左转弯道,在某些路段就往往需要跨过3个车道,有些直行车司机就会觉得是在开‘霸王车’。加上公交车体积较大,很容易让小车产生被逼的压迫感。
专家说法
设奖更人性化 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委屈费”到底该不该发?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一些人认为,文明执法本来就是城管人员工作职责,提供优质服务也是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基本义务,不存在受委屈的说法,发放“委屈奖”是“变相福利”或“浪费资源”,有人甚至反问:“谁来给百姓发委屈费?”另一些人则认为,“委屈费”是人性化管理的体现,通过这种方式对员工遭遇的不公待遇进行补贴,更有利于维护员工情绪。
对此,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何明洁则表示:“人性化的关怀有存在的必要,工作中人性关怀不能被理性的制度所淹没。”一些行业所涉及的具体工作确实容易引起误会,有时无法避免出现矛盾,“从管理者角度来看,设置‘委屈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安抚员工情绪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员工队伍。”但由于《劳动法》并没有对此进行规定,所以设置“委屈奖”基本属于个例。
虽然设置“委屈奖”有利于缓解员工情绪,但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在员工心理上给予一些安慰。”何明洁说,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发奖,“应该是在制度和规定上进行完善。”
延伸调查
城管设立“委屈奖”今年到目前暂无得奖者
“今年还没有人领过‘委屈奖’。”成都市抚琴街道分管城管工作的左维民告诉记者,从2013年5月他们设置“委屈奖”以来,共有10多人领过奖。“委屈奖”奖金额度为50元至200元不等,依据具体情况发放,且只发放给聘用的协管员,正式编制的城管队员不能领取。
“主要是为了安抚工作人员,鼓励文明执法。”左维民说,因为协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事情处理不当就容易产生矛盾,同时,“因为城管人员经常面对的小摊小贩,公众在情感上更愿倾向于同情他们。”所以在城管员处理事情时,公众关注点往往会移到城管员身上,“很容易被推到风口浪尖。”“这种环境下,城管人员心理压力很大。”左维民说,城市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必须管理不合理现象,但现在的环境下城管人员似乎很被动,“采取颁发‘委屈奖’可以化解工作人员的有害情绪,避免他们带着情绪去工作。”
“实际上,领到‘委屈奖’的工作人员多为有工作能力和技巧的人。”左维民说,这些人在处理事情时能够有效化解矛盾,避免冲突加剧,也值得被奖励。
相关链接
四川省政务中心曾出规定设立“委屈奖”
2007年12月20日,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出台《全体工作人员五条工作禁令》《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一次性”告知制度》等7项规章制度,对政务服务进行全方位规范,从2008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其中就提出:坚持依法按章办事,不与办事群众发生争吵或争执的工作人员可望获得“委屈奖”。
该中心督察处负责人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窗口工作人员受理群众事务时,常常会面对抱怨和不满,要忍受很多委屈,设立这一奖项的目的,旨在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服务形象。
相关报道
环卫工被扇耳光颁给“委屈奖”1000元
今年10月18日,武汉环卫女工刘福香在工作时发现,一辆黑色宝马车司机正随手将餐巾纸和塑料袋扔到窗外。于是她走上前去,提醒对方不要乱扔垃圾,不料却引起对方暴怒,之后司机下车连扇了其两耳光,造成其脸部红肿。路人纷纷上前,阻拦司机继续殴打。
随后,刘福香向警方报案。19日上午,当地城管委举行“告别车窗抛物、倡导文明出行”2周年纪念活动,并向这名女工颁发了 1000 元“委屈奖”。
有请互动
请问您如何看待“委屈奖”?
实际上,除了公交司机、环卫工人,还有很多行业从业人员都很容易在工作中“受委屈”。
“顾客就是上帝,但有时上帝也不讲理!”某汽车4S店工作人员朱女士印象中,有的客户确实“蛮不讲理”,但她也只能笑脸相迎。
“就算受了委屈也只是跟同事吐槽一下,不会硬碰硬。”在某银行柜台工作的李女士也希望能发“委屈奖”,“不在于多少,主要是心理上有安慰。”李女士说,服务行业工作人员在入职之初都有心理准备,“但如果真的在工作中受到委屈,更希望单位能给予自己支持。”
成都一家电厂的工人“吐槽”称,自己在抢修电力时遇到困难,不得已停电延长了半个多小时,但一些居民就围上来“讨说法”。医护人员有时也难以“幸免”,因为工作属于高风险、高压力,他们也是工作中最易“受委屈”的人群。
您对“委屈奖”怎么看?是否也在工作中受到过委屈?您是选择忍让还是其他方式,假如您有故事与我们分享,并想“吐槽”一下经历,欢迎拨打华西都市报热线96111或在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相关微博中留言评论,您也可私信@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 张元玲 记者 周家夷摄影刘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