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台湾等地登革热病例超常暴涨
□晨报记者 舒晓程
近日,登革热在广东省肆虐,截至9月22日,广东省报告病例已达到6089例,仅广州市就有5190例,其中还有2位老人因感染登革热死亡。据广州市疾控专家介绍,今年的登革热疫情是往年同期水平的10倍。
此外,昨日台湾地区也发布声明,称本地登革热病例上周新增511例,为年内单周首次突破500例。
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中,建议公众尽量避免前往登革热高发地区旅游。如在登革热流行季节前往登革热高发国家或地区旅游,需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回家后倘若出现发热、皮疹等,应尽快就医。
广州17天增4000多患者
登革热成为近期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公众热议的话题,这种通过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广东省肆虐,并且在短时间内呈现暴涨趋势。
根据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报告病例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零时,全省共报告6089例登革热病例,这一数字与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10倍。其中广州市5190例(含2例死亡病例),佛山市622例。
广州市的登革热病例在9月5日报告为1021例,也就是说,在17天内,广州市增加了4169例登革热病例。
此外,广州市第八医院院长尹炽标还向媒体证实,广州已有两例登革热死亡病例,两人均为老年人,分别患有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而感染登革热后便加速原有基础病病情,导致死亡。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指出,这是自1991年广州出现过登革热死亡病例以来,首次出现相关案例。
全市190个点监测蚊媒密度
面对严峻的疫情,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全市统一灭蚊行动防控登革热疫情的通知》,要求每周五下午为全市统一灭蚊,并要求各单位统一开展灭蚊行动,清理卫生死角,清除各种积水,控制蚊虫孳生。
另据《信息时报》报道,昨日广州市卫生局公布了9月22日全市蚊媒密度的监测数据。数据显示,市疾控机构共对190个点进行蚊媒监测,其中61个点密度达到控制要求,合格率为31.9%。广州市的蚊媒密度仍未下降。
广州市疾控专家认为,登革热传播疫情风险仍很高。
福建、台湾也发现疫情
除了广东省外,登革热疫情同样出现在福建及台湾省。
昨日,台湾地区卫生部门发布消息称,本岛登革热病例上周新增511例,为年内单周首次突破500例。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增的511例登革热病例中,高雄市占了495例,其中1例已死亡。而造成台湾南部地区登革热疫情严峻的主要因素为下雨比较多及环境卫生清洁问题待加强。
而福建建瓯市东峰镇登革热聚集性病例较少,目前共发现17例确诊病例,均为轻症病例。
[小贴士]
■登革热是什么?
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高发于东南亚及非洲等地区,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所以病毒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但不会由病人直接传染给其他人。
登革热在2012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目前全球最严重的病媒传播疾病。
在我国,登革热主要发生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等地。在广东,5月至11月为高发期,海南省则为3月至12月。
■哪些人要重点防护?
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婴幼儿、老人及孕妇等
人对登革热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
登革热的潜伏期为被蚊子叮咬后3天至15天,平均为5天至6天。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的临床表现为高热、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肌肉或骨关节剧烈酸痛、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目前,登革热尚无有效的病原治疗,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无并发症的登革热患者的病程约为10天,死亡病例多为重型患者。
重症登革热的高危人群为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婴幼儿、老人及孕妇等,如此类人群出现高热(体温大于39摄氏度)超过72小时、严重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严重呕吐)等症状,要当心重症登革热。
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指出,如得了登革热,建议患者尽量住院治疗,减少疫情在家中和小区的传播风险。
■如何预防?
防蚊灭蚊,家中水生植物也是花斑蚊孳生地,应定期清除
由于登革病毒的传播载体为蚊虫,想要不被传染,就要防蚊灭蚊。
杨智聪表示,如处于登革热高发地区,可以在家中装纱门纱窗,并定期喷一切杀蚊虫喷雾,外出时也可以在身上喷一些防蚊虫叮咬的蚊怕水。此外,家中的水生植物、花盆托盘、阳台中积水的容器等都是登革热最主要的“罪魁祸首”花斑蚊孳生之处,需要定期清除。
此外,建议市民避免在上午7时至9时及下午16时至黄昏等花斑蚊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原标题:广东台湾等地登革热病例超常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