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放宽在台限制 大陆学生称人性化盼治本 

13.02.2014  14:55

       

台湾《联合报》资料图

        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教育部门将开放大陆学生在校内担任教学研究助理,消息一出,陆生大呼“总算人性化”,但也有人认为,若陆生在台的教育权和工作权无法得到根本保证,这些工作都是治标不治本。

        台湾方面对大陆学生设置的“三限六不”政策再松绑。原本在台湾学习的大陆学生不能打工,但台教育部门最近发布解释令,从宽认定:如果是课程、论文研究的一部分,或是毕业条件、所有学生一体适用,大陆学生就能担任研究或教学助理,且可领钟点费,即日起实施;至于校外打工仍然禁止。

        两年前从浙江到台湾求学的伍文超,现就读台湾大学电机研究所二年级。他感慨,当研究成果出来,“所有人名字都在上面,唯独少了你”,当下会有一种付出努力,却被排挤在外的感觉。

        但伍文超说,虽没办法挂名,还他还是愿意一起参与研究,因为那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限制政策即将松绑,但他也要毕业了,表示“会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学弟妹。

        在台大陆学生联谊会北区联络人王钦表示,若陆生在台的教育权和工作权无法得到根本保证,这些工作都是治标不治本,容易在特定政治压力下再出现调整。只有改变心态,“从防堵改为吸引与激励”,才能达到广纳人才的目标。

        经常指导陆生的中国医药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项目助理教授李允中、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副教授杨景尧,都建议提供陆生更多担任助理及企业实习机会。李允中认为,陆生到台湾是希望得到“台湾经验”,重点在“参与”,而不是图当学校研究助理、每月几千元(新台币)的收入。

        李允中表示,研究助理职缺有限,现在各校都加强“产学合作”,若陆生能到合作企业实习,才有吸引力。若担心核心技术“被学”,只要加强管理就好。

        李允中以自己指导的一位就读文学系的陆生为例,到台湾前已是网络小有名气作家,本受邀为台湾杂志社撰写专栏,但因每月有八千元的“工资”,可能遭勒令退学、遣返,最后放弃写专栏、藉此学习的机会,简直“把陆生当作陆客”。

        杨景尧认为,让台生与陆生公平竞争担任研究助理,绝对有正面影响;且没道理同一个研究案,只让台生领研究补助,却要陆生当“义工”。且有报酬、就有要求,否则碰到不负责的学生,事情做不好也无从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