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将掀起能源革命 2030年或实现商业开采

19.12.2013  13:20
核心提示:尽管上证综指表现低迷,但12月18日的资本市场却不乏亮点可燃冰概念股神开股份、黄海机械和天科股份等呈现上涨态势,其中,神开
      尽管上证综指表现低迷,但12月18日的资本市场却不乏亮点——“可燃冰概念股”神开股份、黄海机械和天科股份等呈现上涨态势,其中,神开股份更是以涨停收盘,报收于12.57元/股。

  他们的强劲表现与国土资源部(下称“国土部”)12月17日公布的利好消息不无关系。当天,国土部在北京宣布,“中国海洋地质科技人员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样品,并通过钻探获得了可观的控制储量。”

  按官方说法,这次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埋藏浅、厚度大、类型多、纯度高,样品中甲烷含量最高达到99%,控制储量折算成天然气为1000亿—1500亿立方米,相当于特大型常规天然气规模,这目前在国际上也很罕见。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或“气冰”,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冰状笼型化合物,主要分布于海洋、少量分布于陆地冻土带,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据称,1立方米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后可生成164-180立方米的天然气,被誉为“高效清洁能源”和“21世纪的绿色能源”。

  分析人士认为,一旦投入商业开发,将对中国的能源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从很长远的角度看,可燃冰确实是进一步改善中国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对外依存度的重要战略资源。”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但就现状看,可燃冰不代表不重要,但短期的开采还很不靠谱。且相较而言,被业界乃至全球证明能大规模开采的新兴资源,目前看来还是非页岩气莫属。”

  事实上,中信建投证券也预警称,随着中国对能源需求的大量增加,对新型能源的研究也显得极其迫切,“但从可燃冰的开采利用情况来看,目前可燃冰开采商业化仍停留在研究阶段,对产业内公司业绩影响有限,只能作为主题性投资的参考”。

  研究水平“世界先进”

  可燃冰对很多国家来说,也许是一个新鲜事物,但上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就对可燃冰进行过研究。据可查资料,1969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一口1400米深的勘探井中,偶然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天然气水合物气田(可燃冰)——麦索亚哈气田,这成为了全球迄今为止惟一一个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商业性开采的气田。

  今年3月12日,日本更是大张旗鼓地宣称发现了“最大新型能源”的消息:日本经济产业省称,由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公司领导的实验小组当天从爱知县附近深海的可燃冰层中提取出甲烷,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海底可燃冰采掘技术”的国家。

  就中国而言,上世纪90年代末,可燃冰作为化学题目,一度进入过一些省市高考的试题中,让该资源初具影响力。到了本世纪,中国对可燃冰的研究愈加重视,比如,中国地质工作者2008年在祁连山冻土区发现了可燃冰。当时的说法是,“作为世界第三冻土大国,科学家粗略估算,中国远景可燃冰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

  12月17日,中国官方宣布,今年6月-9月间,首次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钻获高纯度新类型可燃冰。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车长波称,此次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具有埋藏浅、厚度大、类型多、纯度高”四个主要特点。

  车长波介绍,可燃冰赋存于水深600-1100米的海底以下220米以内的两个矿层中,上层厚度15米,下层厚度30米,自然产状呈层状、块状、结核状、脉状等多种类型,肉眼可辨。其中,岩芯中可燃冰含矿率平均为45%—55%,样品中甲烷含量最高达到99%。

  不止是纯度,按车长波的说法,“通过实施23口钻探井,控制天然气水合物分布面积55平方公里,将天然气水合物折算成天然气,控制储量1000亿-1500亿立方米,相当于特大型常规天然气规模。”同时,官方称,此次发现的最大特点是,“在同一矿区具有多种类型、多层位富集的天然气水合物,且矿层厚度大、含矿率高、甲烷纯度高,目前在国际上实属罕见”。

  “2007年,实施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首次成功获取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此次为分散不可视实物样品。这证实了中国珠江口盆地海域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实现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的战略突破。”国土资源部称,“由此,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也标志着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水平一举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面临技术、环境难题

  有说法称,可燃冰在全球的资源储量“相当现在全球已经探明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能源碳总量的两倍”。车长波对媒体的表述是:“常规天然气世界上的量是430万亿立方,页岩气是187万亿立方,煤层气是260万亿立方。它们加起来,还没有达到1000万亿立方的总值。”

  就中国的情况看,南海地区预计有680亿吨油当量的“可燃冰”,青海地区也有350亿吨标准油当量的可燃冰。“如果真的全部开采,中国也许就没必要进口这么多天然气和原油资源了,到时候,能源安全问题似乎都能迎刃而解。”林伯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但这一切猜想的前提都是商业化开采,能真正进入到中国的能源开采体系之中。”

  但林伯强认为,目前情况看,商业化开采显然是一个难题,“一方面,就已知的情况看,开采可燃冰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仍要各方认证;另一方面,与页岩气等资源有很多资本进入的情况不一样,现在几乎没有巨型能源公司进入可燃冰领域进行开采的消息”。

  少数可查阅的信息是,美国1998年将可燃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列入国家级长远计划,“并计划到2015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今年3月13日,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公司曾宣称,“争取在2019年3月前将可燃冰技术投入使用,并期望届时带来一种较为洁净的能源供应”。

  事实上,中国海洋局主办的《中国海洋报》今年4月评论称,“可燃冰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资源量还不明确,也缺乏安全环保的开采技术,这是目前可燃冰开发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中国海洋报》介绍,国内外常见的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注热开采法、降压开采法、化学剂开采法及几种开发方式相结合的开采方法。其中,日本开采试验采用的是降压开采法,美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二氧化碳置换法,“在实验中已取得成功”,“但总的来说,这些技术是否能满足商业化开采的需求,目前仍是一个问号”。

  上述报道还称,缺少成熟可靠的贮存运输方法是可燃冰商业开采面临的另一个难题,这会导致其成本较为昂贵。因为,可燃冰在常压下不能稳定存在,温度超过20℃时就会分解,解决储存问题是可燃冰被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之一。

  日本媒体此前更是担心,由于可燃冰的化学状态不稳定,开采时会泄出数百万吨甲烷泡,“这将导致可燃冰大量气化,扩散至大气中,甚至可让地球平均气温在10年内上升4摄氏度,加速全球变暖”。同时,“在海中放置大量开采机器,势必将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环境问题不可不考虑,技术突破确实也是难题。具体而言,如果真的确定将可燃冰作为能替代石油的战略资源,那么,中国就要加强自己的技术储备,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林伯强认为,“这应该也是中国未来要着力了解的方向。”

  2030年商业开采

  至少从公开信息看,中国这几年展现了对可燃冰的重视。1999年起,国土资源部设立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专项,并先后在南海海域和祁连山冻土带钻获实物样品。2011年,国务院又批准设立了新的天然气水合物国家专项。

  至于战略时间安排,官方媒体近年来报道的“版本”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曾制定了为期11年的计划,分3个阶段实施。其中,2010年起的第一个三年,开展靶区优选研究,施工钻探试验井,开展勘查技术研发工作;2013年起,再用3年时间重点开展资源勘查工作,开展生产试验先期研究;在此基础上,2016年起,用5年时间开展资源勘查工作,同时进行生产试验研究。

  车长波12月17日再次强调,国土资源部将按照国家规划部署要求,做好三项主要工作:加快可燃冰勘查评价和重点靶区钻探取芯工作;开展可燃冰成藏机理和富集规律等理论研究;加大可燃冰试开采及环境评价等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力争早日实现可燃冰开发利用,为提高中国清洁能源保障程度努力。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部主任张海啟则在当天对媒体介绍称,中国可能在2020年前后突破可燃冰的开发技术,实现能适应工业化开发规模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完善,“大约再经过10年左右的提升,到2030年前后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开发”。

  不过,《国际金融报》记者此前得到的观点是:“目前来看,真正有可能改变全球能源消费结构的还是页岩气。因为,美国已证明,页岩气能大规模商业化开采。至少,全球的气价也已因美国的页岩气资源的出现,从2005年到现在大规模降低。”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日前在华盛顿发布《中国能源焦点:天然气2013》报告认为,中国的页岩气储量丰富,“一旦成功开发,中国将彻底改变当前的能源短缺局面”。报告同时认为,至2030年,中国常规天然气产量有望达到2400亿至2800亿立方米的峰值产量。这是中国现有天然气产量的几乎两倍——国家发改委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是:2012年全年,国内天然气产量为1077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