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召开常委会议 研究部署对外开放和防汛减灾

14.06.2014  09:29

  省委召开常委会议

  传达贯彻全国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精神

  研究部署我省对外开放和防汛减灾工作

  6月13日上午,省委召开常委会议。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学习全国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精神,分析研究我省前五个月经济运行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工作主题不动摇,保持专注发展定力,提早应对、主动作为,全省经济运行总体上处于合理区间,缓中趋稳的发展态势基本确立。

  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形势,既要看到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坚定必胜信心,又要看到严峻形势和现实困难,树立底线思维,哈下腰来,埋头苦干,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一方面,要狠抓各项稳增长措施的落实,全力遏制经济增速放缓势头,稳定社会预期。另一方面,要保持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的定力,干当前谋长远,把转型升级各项工作扎实向前推进。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要着力抓产业发展特别是工业回升。二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重点区域发展。三要大力加强投资促进工作。四要积极扩大消费和出口需求。五要强化经济发展的金融保障。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各方面繁重任务,全省上下、各个方面都要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攻坚克难,昼夜兼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会议通报了王东明率四川代表团访问法德荷三国有关情况。会议认为,此次考察访问时机关键,活动安排密集、突出实效,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有利于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的制度机制,推介和签署了一批重大项目、合作协议,寻求和创造了新的合作机遇,扩大和提升了四川的对外知名度影响力,成果丰硕。

  会议指出,推进四川跨越发展,必须放眼世界、扩大开放。近年来,我省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当今世界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相比,与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形势相比,与自身具备的优势和条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推进四川跨越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叫响科学发展、转型升级 “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以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以开放增添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会议指出,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必须对标先进,突出重点。当前,四川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特殊时期,正处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的关键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推进对外开放合作,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必须从现实需要和发展方向出发,突出重点国家、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推动高水平高端化的开放合作。

  会议指出,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必须真抓实干、突出实效。要把推进对外开放的主要精力放在推动务实合作、加强投资促进上,更加注重出访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相关合作推介会的嘉宾邀请上,既要注重层次,更要注重参会企业与我省产业关联度;在对接形式上,既要有集中的推介交流,更要重视与企业一对一衔接沟通;在开放着力点上,既要多方出击不断签约新的合作项目,更要下力气盯住抓牢,确保签约项目真正落地履约。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都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更科学的方法、更务实的态度,在现有基础上把我省对外开放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

  一是加强对重大开放活动的统筹,有计划地“走出去”“请进来”。在“走出去”方面,要根据我省开放工作实际,每年初通盘提出全年拟在境外举行、涉及省领导出访的重大开放合作活动计划,提前做好各项筹备和对接工作,做到有序实施、确保实效。在“请进来”方面,要突出务实高效搭建平台,有针对性地举行电子信息、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战略性资源开发等专项投资促进活动,特别是加大重大项目落地的协调服务和督查推进力度,确保引进项目尽快履约、如期投产达效。

  二是以投资促进和对外贸易为核心,着力深化对外经贸合作。要积极开展小分队精准招商,立足招大引优、招才引智,大力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推动更多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营运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在川聚集。要大力实施出口品牌培育、境外营销网络构建、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等外贸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特别是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深入开展市场拓展三大活动,通过“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让更多的四川企业、四川产品走向省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是拓展对外合作交流领域,推动开放合作向全方位多层次发展。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领域的开放合作,对内加强与周边省份的联合,借力借势发展;对外加大重点旅游景区和线路宣传推广力度,积极推介四川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藏区风貌。要加快推动医疗卫生、科技、教育领域的开放合作,支持省内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教育机构互设分校,加强青年学生交流交往。

  四是充分发挥开放平台和载体的重要作用,整合更多发展资源。要突出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精心办好第15届西博会,加强与国际展览机构的合作,加快中国西部博览城建设。每年上半年举行一次省级层面的投资促进活动,集中开展投资促进和宣传营销,签约引进一批重大项目。要进一步推动建立和巩固国际友好省区关系,加强交流,推动高层互访。要继续抓好新川创新科技园、台资工业园建设,加大力度推动川法生态科技园、中法成都生态园、中德中小企业产业园等园区合作共建,推动形成“多点多极”的开放合作态势。要借助海外华商、侨商资源和其他国内驻外机构,在重点国家和地区设立投资促进代表处或商务代表,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和商务活动。

  五是突出企业对外开放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四川企业国际化水平。扩大对外开放,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行政府搭台、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要在继续招大引强的同时,大力推进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以园招商,吸引更多的大企业和协作配套中小企业跟进入川,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要支持省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提升在国内外产业分工协作中的地位。要支持有实力的本土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推动一批有一定规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成长为本土跨国公司。

  六是强化要素保障和服务协调,破解重大项目实施的瓶颈制约。要加强政策整合,建立重大项目引进激励机制,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品牌性和引领性的重大产业项目,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并在土地、能源、金融等要素保障方面给予重点倾斜。要加强投资环境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安全的法治环境、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七是加大对外推介宣传力度,树立开放四川良好形象。要综合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宣传四川在资源、市场、科教、产业、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宣传四川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面临的重大机遇,提升国际影响力。要针对不同类别的投资者制定不同的投资推介方案,提高宣传推介实效。要充分借助专家、企业、外媒和第三方咨询机构等力量,客观公正评价投资环境,塑造我省“投资西部首选地”的品牌形象。

  八是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开放合作的良好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紧迫意识,真正把扩大开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举措,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要选好配强开放战线领导班子,把优秀干部和人才充实到对外开放工作第一线。要加强开放型干部人才培养,有计划地组织对外开放、国际贸易、金融等方面培训,支持企业招聘和储备一批国际化专业人才。

  会议听取了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防汛减灾工作情况汇报。会议指出,今年汛期来得比较早,防汛减灾任务繁重。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进入汛期前已经作出系列部署。各地各部门要始终绷紧防汛减灾这根弦,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意识,立足防大汛抗大灾,突出关键部位,加强薄弱环节,狠抓各项部署落实。要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完善应急抢险预案,全面排查灾害隐患点,严格落实防范措施,做好救灾物资和力量准备,强化领导责任落实,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记者 张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