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号文至今只闻楼梯响 各家银行未压缩同业
但这是一份实际不存在的文件,因为事实是:大半年过去了,银监会并没有发出这一份文件。
到现在为止,本年度银行业最神秘、最诡异、最莫测、最低调的文件——《商业银行同业融资管理办法》已经有了数个版本在网络流传。
必须得说,虽然银监会一再否认,反复声明流传的各种消息都不代表银监会对同业态度。但是以各种版本的字斟句酌程度来看,实在不像是游手好闲之徒茶余饭后的编排之作。
所以,大部分业内人士,对于这些疑似文件,都选择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很多人的态度都是,这个文件非常重要,非标早就该清理了。否则那么一堆风险资产,到底谁说得清楚。一堆不清楚的东西都放着杠杆,烫手山芋最后让谁接过去?
一家同业业务名列前茅的银行前司库人士则说,我们不怕放杠杆,因为我们有足够的资金能力来做这么大的规模、放这么高的杠杆。但这个活不是每个银行都能揽的,你以为你认识几家城商行,就一定能向他们借到钱吗?
据说,兴业的同业能力最令同行叹服的一点,就是其经营多年的城商行平台,确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城商行对兴业的信任,源自长期合作。有一个说法是,起初各大银行并不重视同业业务,与城商行缺乏战略关系。而后来很多银行尽管奋起直追,在城商行中寻找同盟;但是兴业仍然拥有最领先的合作理念,比如对于城商行所提每一个合作要求,都会认真讨论对待、绝不敷衍。
我记得好几年前,我们一位同事曾经关注过兴业与城商行的合作,但当时的关注点尚在零售银行层面,比如卡类业务跨行不收取手续费之类。
当时我们采访的很多银行界人士,都并不认可这种方式。理由很简单,跟四大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比起来,兴业太小了,城商行们也都太小了。就算将他们所有的网点、ATM、渠道加在一起,也难以提供消费者要求的便利。
当时没有人想到,几年之后, 兴业银行 会因为看似无心插柳的城商行支持而大放异彩。
所有人最关心的,就是9号文对于兴业、以及其他同业业务较为激进的银行,究竟会带来什么影响?
起码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在数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之后,在这个资金最紧张的年底,各家银行并未显著压缩同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