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县:谁跟百姓“过不去” 就让干部“不好过”

31.12.2013  19:43

四川日报网(许显英 记者 陈松) 今天到镇派出所给娃儿上户口,不到半个小时就办完了,民警态度也好。”2013年12月26日,记者在古蔺县龙山镇采访时,龙华村村民王怀荣高兴地说,“现在我随身都带着一张政府发的卡片,如果遇到态度不好的干部就打卡上的监督电话,没想到一次也没用上。

王怀荣所说的卡片叫“古蔺县改进工作作风群众监督卡”。今年以来,古蔺县印制2万余张这种监督卡,发放群众并配上举报电话,谁跟百姓“过不去”,就让干部日子“不好过”。目前,该县已有8名干部因工作作风等问题被当场填写“监督卡”,并被纪检部门警示处理。

群众监督卡在手 考评干部作风

“当时拿到这张“监督卡”时,还以为就只是走走形式。因为实在着急才打了卡上的电话,没想到县纪委监察局真的很快就帮我落实了。”丹桂镇洗马村村民杨从亮最近刚行使了一次监督权。

11月中旬,杨从亮用全部积蓄买了一辆货车,想经营运输生意。可他向县交通运输局申请办理相关证照时,负责办事的工作人员刘某却以各种理由拖延。杨从亮家到县城要坐两个多小时的汽车,一个多月里,他往返县城4趟,依然没拿到证照。无奈之下,杨从亮抱着一试的态度拨打了“监督卡”上的举报电话。

接到杨从亮的举报后,县纪委监察局立刻向被举报人刘某发放了橙色警示卡,对其工作作风予以警示。第二天,杨从亮便接到来自县交运局的道歉电话。一个星期后,他顺利拿到了渴望已久的运营证件。

自己作风不实,工作中变相‘吃拿卡要’,导致群众蒙受损失。今后一定痛改以往工作作风,并愿意接受群众监督。”刘某如此检讨。

记者见到,“监督卡”分正反两面,正面载明了“不具体、不负责、不落实”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遇事先推后挡,吃拿卡要”等“五不”、“十二类现象”及《古蔺县改进工作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十项规定》;背面设计了举报事项、受理时间、办结情况、承办人签字等,还公布了举报电话、网络投诉方式等内容。

凡是涉及县级各部门单位、各级干部作风方面的现象和问题,群众均可以通过实名进行举报。”县纪委副书记牟伟说,被举报并查实的,要求其填写“改进工作作风群众监督卡”,并装入个人廉政档案,终身跟随个人,对其年度评先选优、晋升晋级产生影响。

变被动为主动 实行“首接责任制

有了群众监督卡,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提高了!”一位亲身感受到这种变化的政府办事人员欣喜地说。

古蔺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马建春说,今年,县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当日办结率达85.8%,比去年增速31.2个百分点。“过去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服务质量,但是具体到单位和个人,仍然感觉监督力度不够。自从接到纪委转办的几次群众举报后,我们在机关内部开展了多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机关干部作风实现了大扭转。

为配合“监督卡”制度的实施,古蔺县各级各部门同时规定实行“首接责任制”:第一个接待服务对象的工作人员作为首接责任人,对服务对象申办的事项,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负责办到底;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首接责任人要将服务对象领交给职能科室的直接责任人,规范交接,严格手续,再由直接责任人按“监督卡”的运作程序进行办理。对于不属于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首接责任人要将办理这项业务 的部门及其办公地址、电话号码等情况详细告诉服务对象,尽可能提供方便。为此,古蔺县政务服务中心还开设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阳光服务通道,方便了群众办事。

截至目前,古蔺县已向群众发放“监督卡”2万余张,接到群众投诉、举报、咨询58件,其中正式受理办结54件、直接与部门沟通协调4件,已有8名干部因违反作风方面的规定被当场填写“监督卡”,装入了个人廉政档案。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