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古盐井 自贡将对东源井古盐场进行维修保护与建设

22.12.2017  23:43

从自贡城区出发,沿着省道305线,大约五六公里,就来到贡井城西边大塘山,这里坐落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源井古盐场。

已有上百年历史的东源井古盐场,如今仍在源源不断生产,现已启动维修保护与建设工程,不久的将来,这口罕见的古气井将持续释放旺盛的生命力,还将展示古代自贡传统的制盐风貌,并融入更多互动体验元素。

持续至今

采气工艺技术

堪称“举世无双”

追溯东源井古盐场的历史,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创办,直到公元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又有多股盐商合伙集资,于公元1935年最终建成。

东源井古盐场,是自贡市盐井低压采气,气、卤同采的典型代表。该古盐场由古盐井、古采气工艺——康盆技术、古木质天车碓房、大车(牛拉车)、两台电动卷扬机车、古木质机车房、过江房、古车心(卷扬提升)、石输气沟道、柜房等构成。

东源井古盐场之古井历经百年,高产稳产天然气,迄今已采气7亿立方米,现日产气3万立方米,可谓“气井之王”。正因其得天独厚的地质资源和奥妙绝伦的采气工艺技术堪称“举世无双”,它所具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较完整的实物观存,特别仍被生产所利用的鲜活现状是研究盐井科技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见证。2013年,国务院公布东源井古盐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百年来,东源井古盐场遗存下来的原始工场、设备,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珍贵的盐业历史遗迹。值得一提的是,东源井现存岩口簿两本:一是光绪十五年至二十二年(公元1889年至1896年)的转抄本,二是民国四年至二十二年(公元1915年至1933年)的钻井原始记录本。这两本岩口簿保存至今,是研究该井以及自贡地区钻井的管理、技术方法等的宝贵史料。

编制方案

将形成“一心半环”布局结构

近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来到东源井古盐场,盐场周边一片繁忙,不少工人在现场有序进行铺砖等工作。走进古盐场内,三四名烧盐工正在熬盐,大约需要7个小时,才能将一锅井盐熬制结晶。

四川久大东源井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道权告诉记者,古盐场已启动维修保护建设工程,不仅将恢复古老作坊昔日的繁盛,也让这口百年罕见气井继续它旺盛的生命力。

在《东源井古盐场保护规划》的指导下,《自贡东源井古盐场维修保护设计方案》已编制完成。根据方案,通过东源井古盐场维修保护工程,将完整展示传统井盐卤水、天然气采集工艺;展示各时期火井制盐、真空制盐工艺和传统水陆运输轨迹,展示盐产品的创新研发和包装;围绕历史盐场的展示,提供盐卤浴休闲养身服务。

按照功能分区,将分为文物本体修缮保护区、传统制盐恢复展示、包装区、游人接待及管理服务中心、河滩浴场养生服务区。根据功能区的划分,将形成“一心半环”的布局结构,“一心”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即东源井核心保护区、传统制盐恢复展示及包装区和东源井盐史展览馆,这是形成东源井保护利用的核心,是其他功能区布局的载体;“半环”包括游人接待及管理服务中心、河滩浴场养生服务区,对核心区形成半包围布局,“半环”为“一心”的保护利用提供各种配套服务,提供深入体验盐文化的场所。

维修保护

展示古代自贡传统的制盐风貌

刘道权说,下一步将对文物本体进行维修保护工程,对东源井古盐场的井架、碓房、过浆房、机车房、大车房、车房的文物建筑物进行修缮和维护。同时,对木质大车、车心、大木楻桶、石输气沟道等弃用的老设施根据其材料特性,进行复原性修补,恢复上述历史设施的功能,作为东源井古盐场历史遗存予以保留。

此外,还将通过东源井古盐场的现场展示,展现古盐场的文物价值;通过近现代工业采矿和作坊的内容,溯源自贡地区火井盐业的社会形态。

“区别于其他旅游景点,我们将重点展示古代自贡传统的制盐风貌,”刘道权说,比如将在原制盐车间遗址上恢复传统平锅制盐车间,通过场景、工具、工艺真实展现近现代火井制盐的生产过程。另外,还将依靠旭水河打造真实的盐运码头,再现当时的盐业发展史。

同步播报

展现盐史文化 西秦公所将全新亮相

在自贡市自流井区的西秦会馆东北侧,仅一巷之隔就有一处曾是旧时盐商住宿所用的西秦公所。这处占地逾1400平方米的古建筑,于上世纪30年代竣工投入使用。其整体建筑现存两组,一组具有川南传统建筑风格的三进四合院(现仅存第一进),以及东侧的一组砖木结构建筑。如今,由于经历风雨、年久失修,西秦公所部分房屋漏雨严重,且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今年3月,西秦公所开始进行修缮与风貌整治工作,预计本月底将完工,届时全新亮相将再现自贡盐业发展史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