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明清古村落被强拆 古建筑为何纷纷被拆?

04.02.2015  00:08

  近日,山西泽州因开采地下煤矿而毁掉明清古村的消息让不少人扼腕叹息。媒体在这则报道的新闻标题前写下“利欲熏心”四字,网友们也悲叹:“这么挖,还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

  被称为历史“活化石”的村落、城墙是中华文化遗产,被烧、被盗、被拆不应该是它们的命运。早在1982年,我国就已建立古城保护体制,为何现在古城被强拆的悲剧依旧上演?

   山西泽州因挖300万吨煤拆古村

  山西泽州半坡古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由罕见的青石砌成,异常珍贵。全村有明清时期的院落古宅多达六七十处。2007年,该村被认定为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就在同年,当地政府以煤矿开采为由,将全村的近200户居民进行了强制搬迁;而后,又以复垦的名义将这里的古宅强制拆除。现如今古宅大部分被拆毁,面目全非。

  近日,此事被媒体曝光后,公众为被毁的古宅文物惋惜,可是该县副县长申连太的一句“没啥了不起”语惊四座。

   山东聊城因古城重建“拆真仿古

  在聊城流传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民谣:“东昌府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其中的古楼就是光岳楼,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2009年,聊城市启动古城重建计划,将大片老街区拆除,同时大量建起仿古宅院。对此,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说:“聊城古代街巷基本格局虽然还在,但是里面的建筑基本都变了。”新建的仿古建筑比比皆是,而原本的古建旧屋基本被夷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