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揽趣】阆中古城“状元街”真的出过两个状元

18.05.2015  18:47



状元街景

四川在线消息 (伍力 李波 整理)在阆中古城上百条大街小巷中,状元街长仅130米、宽不到5米,无论长宽或规模,都排不上名次。但却因街名冠以“状元”二字,令人遐想无限。

状元街”起于徐家牌楼,止于学道街。整条街两边,全是穿斗木结构瓦房。“历史上,古城街道的命名,或以人物、或以方位、或以史实、或以典故。”阆中学者李家驹说,“状元街”的命名,就是因为阆中历史上出现的兄弟状元而得名的,兄弟俩一个叫尹枢、一个叫尹极。

状元街”北口,有一谓之“状元府第”的大院。如今这里被评为“南充最美十大院落”之一,这就是尹枢的住宅。

尹枢、尹极兄弟自幼家境贫寒,但学习却十分用功。生于唐代的兄弟俩,一生究竟参加过多少次考试,目前已不可考。但兄弟两人最终考取状元,却有史可查。

史载,唐德宗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尹枢考取辛未科状元及第。时年已年逾七十。

据史载,当年与尹枢一道,取得该科进士的共30人,考官是礼部侍郎杜黄裳。试题为《珠还合浦赋》、《青云干吕诗》。由于主考官杜黄裳为第一次主考,他希望通过考试,选取个中良才,于是心生一计,在诗、赋、策论三场考试结束时,对众参考者说道:“皇上命我主持礼部考试,为国选拔栋梁之才。诸位均是饱学之士,一时俊彦,但进士名额只有30个,谁该中选,实难定夺。你们中谁愿意来帮我代写评语,评定录取名单呢

时应试者有500余人,听过主考官发话,大家面面相觑,不知何意。这时70多岁的尹枢便自告奋勇地说:“尹枢不才,敢为一试。”杜黄裳“欣然授以纸笔”。尹枢边看边写评语,“斯须而就”,取了30名进士,每评完一人,即当场大声唱读,众举子均赞叹他评得公正、精准,无不心悦诚服。杜黄裳见状元的姓名空着,便问:“你看,谁可作状元呢?”尹枢当仁不让地说:“状元非老夫不可。”杜黄裳“大奇之,因命亲笔自札之”,让尹枢自己把姓名填写在状元一栏中。而最后放榜时,尹枢果然高中状元。

尹极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也考取癸巳科状元。尹枢、尹极兄弟俩在二十二年中先后中状元,时人称“梧桐双凤”。

尹枢考中状元后,按说应当进入官场。但由于年龄太大,无缘官场。朝廷感念其刻苦精神,拨款命地方政府负责,为其修建府第。后阆中地方官员选择学道街头,为尹枢修建住宅大院,取名“状元府第”,沿袭至今。

由于战火等诸多原因,“状元府第”曾经几近成废墟。近年来,由当地一家企业出资,购下旧址,“状元府第”得以重建。

时至今日,状元街已经成为阆中旅游的必经之路。沿途商铺林立,游客路子。历经千年,过去文风鼎盛的悠悠老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