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春运 乡音乡情路漫漫

02.02.2018  09:22

  古人行旅最常见的方式是步行和借助畜力。

  轿子也是古人的代步工具。

  “坐船回家”是古人春节回家的首选。

  春节将至,没有现代水陆空交通工具的古代游子如何回乡过年——

  2018年的中国春运从2月1日开始,3月12日结束,共计40天。春运是中国农历春节前后特有的大规模人口迁徙现象。外出务工人员带着装满整年故事的行囊返乡、手机应用“秒杀”抢票、远方亲人日夜等待……春运中,有不易,有情怀,有乡情与年味。

  那么,中国古代有“春运”吗?那时的漂泊游子春节时又是怎样走过千山万水,回到故乡?□杨晶晶本报记者李婷

   古代也有“春运”的部分条件

  “春运”一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的《人民日报》。而根据研究,中国古代虽无严格意义上的“春运”,但也有异乡人回家过春节的习俗,甚至具备“春运”的部分客观条件。

  古代是否有春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编审杨丽华认为,严格意义上讲,古代是没有“春运”的,因为古代并没有如今春节的“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但从广义上讲,古代确实有异乡人春节回家过年的习俗,只是迁徙的地域范围更小,人数更少。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年”始于周朝。但由于当时历法不统一,春节时间在9至12月不等。真正把如今的农历正月确立为岁首,并放入全国统一历法,让“春节”有了固定而统一的时间,还要归功于西汉时期四川阆中天文学家落下闳。“落下闳因此也被称作‘春节老人’。”落下闳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贾信泰说,由于历法混乱,落下闳被汉武帝征召到长安,授官太史待诏,参加改制历法。他的《太初历》确立了闰月和二十四节气,将岁首改到正月,依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使得农事与四季吻合,从当时18个版本的春节历法中脱颖而出。再加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全家团圆守岁,放鞭炮把恶兽“年”赶走的习俗,至此,农历正月全家一起过春节的习俗应运而生。

  春节时间统一后,是否有一定时长的假期能让游子回家?从放假制度来看,古代是有类似于今天节庆的放假制度的。学者叶国良在其著作《我们的国家:礼制与风俗》中考证《史记》《资治通鉴》等文献,发现从汉代至宋元,官员是古代重要的“异乡人”,而古代官员放假分为沐假、旬假、节庆假等,比如先秦至汉代,沐假每五天休息一天,而宋元时期则有“祠部休假,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的说法,而其中的“元日”便指的是春节,由此可见,古代具备“春运”存在的部分客观条件。

  除官员外,读书人、商人也是古代社会主要的“异乡人”。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马延中研究发现,自西汉开始,为了防止地方亲故资深的裙带关系危害中央集权统治,就有“异地为官”的传统,有一大批官员常在异地办公,比如川人熟知的苏轼、杜甫等。而走上仕途的读书人,之前也要经历一番“游学”或“进京赶考”。游子一旦通过科举获得官职,又要奔赴到官职岗位上。至于商人,很多走南闯北,常年在外运送货物。

  杨丽华则补充,古代“异乡人”还包括少数流离失所或被流放的人,以及像徐霞客那样的“古代资深驴友”。

   四川游子回家需经重重考验

  古人行旅最常见的方式是步行和畜力车。但就四川地区而言,受古蜀道、嘉陵江、成都平原、盆地丘陵地区的影响,游子若想回川过春节,需要经历重重考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全国性公路网,这给游子回乡过节提供了便利。据《汉书·贾山传》中记载,秦国的国道也叫“驰道”,平坦之处宽可达五十步(约69米),路边栽有松树,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此外,秦朝的“车同轨”,也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全国的交通系统,那时的轨道下面垫上枕木,上面是硬木,供马车行驶。

  “古人回家最常见的方式是步行和畜力车。”杨丽华认为,古人在资金充裕时,遇上平原,坐一坐马车、骡车、牛车、驴车赶路固然很好,但遇上山地甚至是险壑,畜力车无法前进,那步行走上一月或数月也不少见。由于路途遥远需要带上足够的行李、钱财或食物等,因此步行者还需要做好安全准备,防止途中被打劫。

  到了明朝,最具特色的交通工具是骡马车,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当时的骡马车有四轮、两轮之分。四轮车前后备有一横轴,轴上竖立短柱,上端安装纵梁,纵梁承载车厢。当车停下、骡马脱驾时,车厢平正,非常安稳,此外,独轮车也是古代民间较为常用的一种代步工具。

  马延中分析,就四川而言,受古蜀道、嘉陵江、成都平原、盆地丘陵地区的影响,古代游子若想回川,需要经历“层层关卡,多重考验”。比如想从陕西等成都北面回川的游子,遇到气候恶劣降雪,不仅要经历古蜀道冰天雪地的气候,还要跋涉古蜀道蜿蜒崎岖的山路,稍不留神就可能坠落山涧,“走完这路程,全凭两条腿,不少乡愁是真因为路途遥远回不去了。”马延中说道。

  但如果选择水运,则可沿着流经如今的重庆市北碚区、合川区到川东北的嘉陵江入川,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便可侧面佐证,唐代的水运已较为发达。成都至今现存的黄龙溪码头,也是古代水运的见证。值得一提的是,因崎岖山路很多,古代川人也会采用“轿子”“滑竿”这样的交通方式,人力抬送赶路。

  此外,遥远的路途也免不了交“过路费”。知名历史学者倪方六分析,中国古代交通体系分为官办、商办、民营三类交通体系,但无论哪种都要收费。逢年过节时的客运费和物流费都会比平时贵一些,但总体来说相对稳定。比如在唐代,商业运输有“全国统一价”,并设有最高和最低限价,连里程速度都有详细规定。唐代开元年间,当时的九品官,一个月工资为3817文,日收入约127文。而雇佣两个抬工抬50公斤的东西走50公里,运费为100文,以抬工每天走25公里来说,日运费约50文,这在当时是4斗米(约25公斤)的价格。如果走水路则更便宜,因此“坐船回家”是古人春节回家的首选。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也有善人为穷人送上盘缠,让他们过年时能与家人团聚。

   诗词中饱含乡思乡情

  由于古代回家行旅艰难,那些春节回不了家的游子往往用诗文寄托乡思乡情。若故乡无法抵达,思念便是一生。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古代,不少文人墨客笔下都缠绕着对故乡的思念。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成都市民俗学会副会长黄尚军说,南宋诗人范成大本为吴县人(今江苏苏州),有一年春节他客居四川,便写下七律诗《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其中记下“岭梅蜀柳笑人忙,岁岁椒盘各异方。耳畔逢人无鲁语,鬓边随我是吴霜”的诗句。就算春节听不到故乡的方言,心里也念着家乡,这首诗是古代流落成都的异乡人的典型写照。

  再如成都新都区民间流传,写出“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明朝才子杨慎,年轻时在北京的国子监里求学,家又在成都,因此春节回家过年要驮着朝廷下发的补贴物,先甩开脚丫子走,等到运河边再坐船到家,要是碰上河道不畅,只能在路上朝着成都方向兴叹几声。黄尚军根据年俗推测,古代若有游子无法回乡,逢年过节可能会面朝故乡的方向,烧一些纸钱,以告慰祖先,寄托思念。

  “月亮”“花白的鬓发”“寒夜”等,常常作为文人墨客春节思乡的意象。比如出生在山西的隋代诗人薛道衡的《人日思归》写道:“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钟克勋分析,这首小诗虽然只有20字,但却深深表达了作者在外做官,离家两年而不能与亲人团聚的自责和思念之情。“七日”指正月初七,按习俗这天是“人日”。薛道衡是山西人,到江南为官,要回家团聚实在太难了,然而看到眼前的节日气氛,心中涌起无限的乡愁。再如唐代诗人高适用《除夜作》表达自己年岁渐长,春节依然无法回乡的孤独:“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春节思乡是一时,若故乡无法抵达,回不去的思念就是一生。唐代诗人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已成为千古名句,苏轼也感叹,“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合。”或许每一位在“古代春运”途中赶路,或流落异乡无法踏上回乡路的平凡人,心中都有一个难以抵达,又迫切想要抵达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