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精准扶贫接地气 让群众实实在在脱贫
叙永县水尾镇西溪村发展旅游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胡润林 摄)
三月的叙永,万花盛开。在泸州市叙永县南面,与滇黔交界处的赤水河沿岸,近年来种植的凤凰李、油桃、黄金梨等特色水果产业规模已达8万余亩,形成的“万亩花海”景观吸引了来自宜宾、自贡、内江以及云南、贵州的大量游客,仅三月中、下旬二十天时间,赤水、石坝、水潦三个乡镇共接待旅游人次23.9万,同比增长13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6.5万元,同比增长238%。
近年来,叙永县在推进精准脱贫攻坚行动中,着力将创收新举措与传统思维结合、大产业与小山村小农户结合、电子商务与特色农产品销售结合,切实探索出每个贫困村接地气的增收方式,为山区群众脱贫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众筹养牛”多方获利
叙永县摩尼镇金榜村,地处叙永县南面高寒山区。该村“第一书记”马小洪驻村上任后,如何找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脱贫,就是他的一项重任。
马小洪在村内走访调研中发现,一面是村内大量的玉米秸秆腐烂在地里;一面是生态农庄的肉牛养殖存在规模扩大难、饲料成本高等问题,于是想到了“众筹养牛”模式。
据农庄业主何家勇介绍,马小洪的“众筹”思路一抛出大家就觉得很好。随后找到了村内有远见的农户商量,争取当地农户在土地流转、劳力雇佣、秸秆收购等方面达成一致的意见。“道理讲清楚后,大家都很支持。”何家勇说。接下来,马小洪就当起推广人面向社会集资,将所筹集资金委托给农庄开展生产运作。
“摩尼镇金榜生态农庄现已收到83万元‘众筹养牛’投资款。”马小洪介绍,“众筹养牛”项目发起后,获得了大家的支持。所谓“众筹养牛”,就是指通过众筹的方式向社会集资来进行村内的肉牛养殖,所得利润(扣除食料生产和人工成本)全部由投资者获得,利润分红就按照出资比例获得分成,最终实现村民、农庄、投资者三方获利的扶贫新格局。
目前,农庄占地220亩,主要以生产肉牛存栏量约85头,肉羊存栏量约200只,乌骨鸡、蔬菜年产量约400万斤。主要供应学校食堂和周边的市场,销售渠道稳定,供不应求。具有20年肉牛养殖经验的何家勇介绍:“增加1头牛会消耗8亩玉米地的秸秆,农户可收益800块钱左右,如果是农户种植专门的草料的话,每亩的产值可达1500元左右。”
“土地每亩租金600元。”据当地村民李芝君介绍,我家流转了5亩地给农庄;另外农庄以80元一天的工价优先雇用我家2个劳动力,全年收入可达5万元。我们村里有20多人在农庄上班,优先聘用的是租地用户和贫困户。
特色农产品走俏
“想都没有想到居然会有那么多人来耍。”说起春节长假游人火爆的情况,水尾镇西溪村村支书罗元胜很感慨:村里的旅游基础设施改善后,仅大年初一就来了1000多名游客,7天大假,西溪村吸引了4000多名游客前来观赏,村里仅有的两家农家乐饭菜全部卖光,冬笋、腊肉等山货一“抢”而空。
西溪村在画稿溪景区深处,因交通不便,游客基本上都停留在山下。2015年9月,西溪村作为泸州首批整村推进贫困村,一大批精准扶贫项目接踵而至。通电、修通公路,将脱贫路上的“绊脚石”撬开后,紧邻水尾镇的龙凤镇四坪村三组也在发生巨变:村民用上了洗衣机、电视机,开起了摩托车、小货车,竹子、竹笋、竹荪等特色农产品走出了“深闺”。
量身定制脱贫项目,让贫困家庭荷包“鼓”起来。大年初五。根据水尾镇西溪村贫困户罗文开的实际情况,帮扶工作组为他量身定制了“保底协议”的露天生态散养20头猪、特色有机稻两个项目,即不喂任何工业饲料的前提下,只要把猪养1年,不管大小,公司均以每头2200元的价格回收;种植的4亩有机稻,不管收成多少,只要按照公司要求种植,都会得到每亩1600元的收益。罗文开说,“这两项全年算下来,今年4万元的收入问题不大,娃儿读书的费用不愁了。”
电子商务促增收
元旦期间,叙永县正东镇石桩村四川三合堂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永伦颇为“发愁”:因天麻“触网”,订单一个接一个,40吨天麻眼看就要“触空”了。
去年,万永伦首次规模种植300亩天麻,200多万元的收入让他掘出了“第一桶金”。而跟着沾光的还有扶贫对象户万项林和王洪刚两家人。“公司先期提供天麻种子、管理技术,村民仅凭荒山、劳力‘入股’,待天麻成交回公司后一并折算。”万永伦说,按照这种模式,今年将逐步把村里的贫困户纳入天麻种植范畴,依托电商平台,天麻种植规模扩大到600亩。
3月份,叙永县特别举办了为期15天的电子商务交易博览会,吸引了来自自贡、泸县、合江、古蔺等地的电商企业共200余家企业商户参展,为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广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提供了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该县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对农特产品的销售带动效应更加明显。
在纵深推进以精准扶贫为主线工作的同时,组织动员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股力量汇聚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拔掉“穷根”。不搞“一刀切”,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产业项目。针对有劳力、缺少资金的贫困家庭,叙永县送资金、送产业项目入户,让群众实实在在脱贫。(胡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