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决策与感人细节的整合叙事——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最近,每晚观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不由感触良多。引起我诸多感慨的是“恢复高考”这场戏。因我就是参加七七级高考而走上今天的学术道路的。但这次恢复高考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看了电视剧,才恍然大悟。电视剧揭秘的历史与历史场景重现,使人不由得打心眼里敬佩和感恩小平同志。
1977年8月初在北京饭店由邓小平主持召开的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提出立即“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决策决定了中国拨乱反正、走上中兴的命运,它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以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邓小平的宏韬大略在于他深刻洞悉当时积重难返的现实症候,主动请缨分管教育和科学,甘当“后勤部长”。他十分清醒而富有远见地认识到,十年文革特别是“两个估计”(文革前17年科技教育战线执行的是“修正主义路线”;知识分子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如两把利剑悬在知识分子头上,只有从科技教育界拨乱反正入手,才能打开一个缺口,彻底纠正“文革”的重大错误。为了召开这次座谈会,小平同志亲点三十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并称之为这是我们“党的拜师会”,鲜明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电视剧特别描写了受小平委托,田志远去请苏步青、李国豪两位科学家的情节。著名科学家苏步青每天打扫厕所,在一间小屋研究教学。田志远送请柬给他时,他问了一句“你是我学生吗?”“不是”。他看都不看就把请柬扔进垃圾筒。当他得知这是邓小平亲自请他出席座谈会时,一下子跑到垃圾筒边,手捧请柬热泪盈眶,为邓小平知己知心、为今后可以名正言顺研究数学了而忘我动情,一连说“我去,我去”。看到这里,我们看到苏步青一开始的“怪”、不近人情,一位科学家的执著、无奈、焦虑和内心渴求的形象栩栩如生;当他明白缘由后的激动和感动,又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真性情和大情怀。这些细节虽不是直接描写邓小平,但却异常生动而真切地反映了科学家们对小平拨乱反正决策的内心感佩与敬重。小平形象和小平思想在众多人物身上得到了更具体更广泛的延伸和回应。这是这部电视剧一大显著的艺术特色。
为开好这次座谈会,小平事无巨细作出安排。一个伟大的治国领袖一旦大的决策定了,他又专注于细微处的周到布置。小平说,要开好这次会,把规格整高点,住北京饭店,每天20元标准;为节约会议成本,我们在北京住的人就每天来回跑。电视剧生动展现了一系列颇有深意的细节:参会人员的座签让科学家们感受到何谓“尊重”;恢复高考的“十六字”方针在小平修改后取消“单位同意”四字,为考生敞开了方便之门;小平叫住正在执勤的警卫,边走边聊倾听战士对高考的意见;高考当天指示教育部连夜电报全国纠正因十年没举行高考各地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便顺利搞好第二天的考试;为重新编写教材,他找到李先念要十万美元到国外采购教材作参考,风趣而意味深长地谈到,有了我们自己的新教材比购买钢材更管用,十万美金可以翻数万倍嘛;他到教材编写组看望来自全国的专家,畅谈教材对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重大意义……这些发生在当时政治生活中的细节,无不反映出小平同志远见务实、干脆利落、讲究效率的工作作风和思想品格。
要恢复高考谈何容易。电视剧不回避矛盾,反对和担忧的声音越突出,越能衬托小平的远见与执着。刚刚经历十年文革的一些领导和专家或残存“左”的思想和做派,或心有余悸害怕再一次“批邓”,在恢复高考问题上阻力重重。对这些属于认识上的问题,小平同志以他举重若轻的领导艺术一一化解。在是只同意应届生报名,要不要老三届报名,特别是知青报名的问题上,小平在接见丁肇中的一场戏中,看似不耻下问求教丁肇中,却在丁肇中谈的十年人才聚集是一笔宝贵财富时,坚定了他的决策:让知青们报考,不经“单位同意”。这一决策,彻底改变了两千多万知青的命运,也通过参加高考这一做法彻底扭转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过往政策。看似轻巧却深刻,貌似平常却非凡。从“恢复高考”这一举措,引一发而动全身,累积在人才与社会上的诸多问题,也因此而得以扭转。这有如一招解百套,一招赢天下。
我边看电视剧,边想自己当年的高考情景,无限感慨。看到田源、建国、建红们排长队购买复习资料、抄看复习题,我现在还羡慕他们。我当时高中课本在老家,妈妈通过船老板想把资料送我,结果等我考完了,才收到在河上跑了一个多月的课本。现在想来还后悔。不过,我真感谢我们遇到了小平同志,正逢“恢复高考”这一伟大时机,真正读上了大学。小平同志在剧中谈到,恢复高考,若干年后,这批人在我国各个领域会成为栋梁之材。当年57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27.3万。我们七七级这批人没有辜负小平同志的殷切期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努力工作着。我记得,当年的同学有比我大十多岁的,有生了5个小孩的,有父子、夫妻同校的。我们那时读书真是如饥似渴,只要见有字的东西(不像现在书籍多、网络发达)都要找来读,“抄书”是我们最惬意的事。看到这部电视剧,从国家宏观层面了解了37年前的背景,更加明白今天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强国战略有多么迫切和重要。(李明泉: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