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园区工人 贫困户甩掉“穷帽子”

09.05.2017  01:21

 

      □记者 刘佳
      68岁的马吉明大爷,是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来凤村的脱贫户,也是该村芦笋种植园区的产业工人。这几天早上,他都会背着背篓,去新居旁的芦笋园区采收芦笋。“平时我要栽种、管护芦笋,平均一个月工钱1000余元,吃穿用基本不愁。”马大爷告诉记者,他自家还栽了1亩芦笋,预计今年收益在3000元左右。
    来凤村是2016年的脱贫摘帽村,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826元,较2015年增长近20%。如今,条条道路搭起了来凤村发展的“骨架”,村里建起了产业园区,昔日的贫困户住进了新房,安居乐业。
>>故事讲述
脱贫摘帽来凤村变观念兴产业
    目前,来凤村村主任佘永胜正在发动村民捐出一些老旧农具,展示当地的农耕文化。“现在,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搬迁住进了新房,留守在家的农户也陆续在园区务工,生活更加便捷、生产方式彻底变化。闲置不用的传统农具正好可以捐出来,展示传统耕读文化。”佘永胜说。
    佘永胜2012年当选为来凤村村主任,一干就是5年,也正好见证了来凤村从 “落后”到“先进”的变化。
    佘永胜说,过去,来凤村比较偏僻,是个交通“死角”,老百姓出行全靠一条泥巴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由于信息闭塞,老百姓思想落后,土地撂荒严重。
    “贫困不可耻,关键大家要正视不足,让自身发展起来,摆脱贫穷……”为了改变来凤村的贫穷面貌,村组干部从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入手,慢慢打消了村民发展芦笋产业的顾虑,纷纷投入到一场场脱贫攻坚的“战役”当中。
    “2014年,全村精准识别出贫困户62户。经过这几年努力,到2016年实现55户贫困户脱贫、摘掉了贫困村帽子。目前村里还有7户贫困户未脱贫,村‘两委’拟定了脱贫时间表,今年4月底基本解决其中1户贫困户的脱贫问题,另外6户通过低保兜底达到脱贫标准。
    如今的来凤村,一条条道路贯通村落,一座座新居拔地而起,一片片芦笋喜获丰收……“感谢党的好政策,为我们带来了致富奔康的希望!”佘永胜说,“通过几年努力,村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彻底变样,村民素质提高。村干部虽然苦点累点,但看到村上的发展变化,看到老百姓腰包逐渐鼓起来了,也觉得很踏实。
>>成就盘点
一举三得增收入转方式提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揽,始终瞄准特困片区、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聚焦连片特困地区、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攻方向,精准实施“五大扶贫工程”(基础扶贫、新村扶贫、产业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打出了“3+10”扶贫攻坚政策组合拳,紧扣“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着力深化 “六大机制”创新,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新十年《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 “四个好”目标,专门作出中共四川省委 《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完成了我省新阶段扶贫攻坚的总体设计和制度安排。
    在《纲要》和《决定》等指引下,全省各地鼓足干劲,奋力争先,为精准脱贫下足“绣花功夫”,帮扶成效喜人。
    一是收入水平上,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01元,2016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03元,同比增长9.3%,较2012年增长60%以上,其中,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力度加大,助农增收效果显现,对农民增收贡献大。
    二是生活生产方式上,通过扶贫攻坚,我省不少地方村庄变园区,农民变“工人”,荒地变宝地。劳动务工、创业就业、低保兜底……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的方式更加多元,生产生活方式彻底改变。
    三是精神面貌上,贫困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评比“四好”村、“五星”家庭、清洁示范户、勤劳致富示范户等,乡风乡貌为之一变,贫困户精神头更足,更有信心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