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 记人文学院青年教师王燕飞博士

26.04.2017  09:30

人物名片:

  王燕飞,男,河南尉氏人,文学博士,中共党员,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副教授。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明代杜诗学史”青年项目一项,省厅级3项。在《文献》、《历史文献研究》、《中国诗学》、《杜甫研究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著作一部。

  他,通常会在天蒙蒙亮之时起床,端坐在电脑旁开始一天的忙碌工作;他,没有上班与假期之分,一心扑在教学和科研上;他,喜欢杜甫,认为杜甫是情感的化身,是活脱脱的人。他就是深受师生喜欢的人文学院青年教师王燕飞博士。

阅览与呈现: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4年7月,王燕飞博士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入职西华,圆了他的教师梦,主讲《中国古代文学》和《儿童文学》等课程。“刚来时压力很大,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根本不够用……”王老师坦言,主要研究唐宋文学文献的他对先秦和南北朝文学相对陌生,但要给学生讲课,自己必须先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我平时会努力地多看书,把先秦重要的典籍阅读消化后才讲给学生,我觉得这个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提高。

  为上好《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王老师开始听评书,“听评书不仅可以积累历史故事,还可以学习名家说书的方法来讲课。”课堂上,王老师模仿刘兰芳评说《红楼梦》贾家元宵节赏花灯的片段,一一道出十多种形态各异的花灯。于是,课堂上同学们有了更多的专注和欢声笑语。肯下功夫的他,课堂讲授逐渐得心应手。

  在讲授《儿童文学》时,王老师尝试着把讲台交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让学生把儿童故事演出来,并互相评价。课堂的角色互换使得教学内容更为有效地传递,“他们在演故事的同时,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学习,毕竟大家掌握的故事是不同的,这就是教学相长。”在王老师看来,一个教师最重要的事是把学生了解的知识和自己知道的知识沟通起来。下课的时候,他会在教室里转转,看学生们在看什么书,也会去网上看学生们的评课,采纳他们对自己教学上的一些意见并加以改进。

平和与严苛:人生乐在相知心

  王老师也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爱刷朋友圈。只因太忙,没有太多时间参与到网络世界中去。他有个习惯,会把自己读到的有趣书籍、精辟言辞或者生活感悟及时分享到朋友圈。他的学生也会给他点赞,碰上引起共鸣的话题会有更多的评论和互动。

  “与学生相处,需要随和,也需要严厉。”王老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方面要求甚高,有的同学会拖延,他便会在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里含蓄地提及此事,往往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他曾让学生用繁体字抄写《离骚》、《战国策》、《左传》当中的经典选段,一学期下来学生很有收获,“但觉得学生有点辛苦,现在我让他们背诗,随时抽查。嘿,期末成绩有很大提高!”提及学生的进步,王老师感觉很欣慰。

  在学生眼中,课堂上他声音洪亮,各种唐诗宋词信手拈来;课下他也会有小情绪小感叹,如同他喜欢的杜甫,被评价为“活在我们堆里似的”。正是这样一位年轻老师,获得了大量的专业铁粉。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卿晗说:“我敬佩他,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知识的力量,坚定了我继续深造的决心。

坚守与沉淀: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有自己明确的研究方向,也明白自己要走的路。”谈到科研时王老师充满自信。目前,王老师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明代杜诗学史”青年项目的研究。提及这个项目时,他用“水到渠成”来概括,因为他的硕博论文都在研究这一课题。

  求学期间,王老师曾一个人自费从学校所在地兰州出发,到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访书。夏日的上海多雨,他在那里呆了一个多月,每天6点多出发,坐地铁转公交。因为房租太贵,不得不抓紧时间看书。很多古籍由于是文物,不允许在阴天借阅,而又因历史久远,难免会有异味,“记得有一次我翻看一本明代的古籍,它散发的味道使我直打喷嚏。”王老师常常第一个到图书馆,最后一个离去,背影伴着夕阳的光辉。

  到学校的第二年,王老师就拿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谈到项目申报体会时,他认为一定要注重前期成果的积累,确定一个主攻方向,围绕着一个中心来研究。同时他谦虚地表示,项目申报成功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每每提及自己的恩师或同学主动邮寄或拍照给他提供资料时,他都一再言谢。凭借这股学术钻研的精神,他已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五家评本<杜工部集>王慎中批语实为郑善夫考》、《国家图书馆藏<杜诗释>残卷的作者及其价值》及《林时对<杜诗选>及其价值》等十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

  “做任何事,都要厚积薄发,不断积累,而且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不仅是王燕飞老师践行的人生格言,也是他对莘莘学子的寄语。

王燕飞老师

责编:骆婷

编审:王蜀苏

作者:学生通讯员 李婉 张鑫  来源:西华大学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