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专家解读:西部陆海新通道这样改写城市格局

17.08.2019  22:30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规划期为2019-2025 年,展望到2035年,将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一批重大铁路、交通枢纽、物流设施等项目将开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将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樊一江昨日接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成都而言,核心要义是顺应新一轮大形势,在高质量发展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传统的交通物流通道,向产业贸易通道转型和融合联动,实现内外双向供给以及对国内市场的培育。

  谈规划背景

  “核心是想发挥成都重庆双向双核的发力作用

  记者: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开始规划的?

  樊一江:现在中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外开放有一些新的考量和要求。同时,现在西部发展也面临新的形势,在新一轮更深更广的开放要求下,按照中央部署,开展的规划编制工作。

  记者:规划中有三条通道,其中一条是从成都出发的,您觉得这条成都出发的通道,有什么样的特点亮点?

  樊一江:这次提的名称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其实以往西部地区是有一些类似的陆海通道的,这次新通道重点是为了突出西南地区的开放,特别是向东南亚陆海通道连通。这条陆海新通道有三条走向,其中有一条经过成都,它的核心就是想发挥四川特别是成都,和重庆双向双核的发力的作用。

  谈城市机遇

  “从交通物流通道,向产业贸易通道转型和融合联动

  记者:对成都来说,应该怎样去抓住这个机会?

  樊一江:核心要义是怎么样顺应新一轮的大形势,在这种高质量发展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怎么样带动西部地区更高质量的发展,然后通过这种传统的交通物流通道,向产业贸易通道转型和融合联动,实现内外双向供给以及对国内市场的培育。

  成都需要把握这几个关键点:一是国际国内上来说,首先要注重对外开放。陆海新通道衔接内外,在对外衔接上,成都怎么样发挥它重要支点的作用。结合近年成都蓉欧快铁、航空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同时考虑引进来,既要抓住国际市场,更要考虑现在强大的国内市场培育,特别是在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格局调整,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去发掘国内市场的潜力很重要。

  二是成都应发挥其在区域发展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增强与国内各个区域间联动。成都衔接西南西北,西南西北和四川融入长江经济带,西南西北和中部东部地区的联动,成都在区域战略中都起到了支撑作用。在这条通道上除了传统四大板块之间的联动之外,西南西北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还有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也将融入这几个区域间的联动。

  三是陆海新通道不光是一个传统的交通物流物理通道,它其实是希望通过这个通道,形成贯穿国际国内东西南北方的一条贸易走廊、产业走廊。所以成都在传统的交通物流和产业经贸联动这一块,有很大的作为空间。近年成都在陆港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如果想让成都从传统的交通走廊向经济产业走廊去做,就需要用一种更加融合联动的模式去推动。这些年成都在陆海联运、国际联运以及国际贸易这一块,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路子,这种模式现在还是不错的。

  第四是在发展新通道的同时,成都怎么样和现代供应链,以及现在的线上线下实现联动,需要进行思考。

  谈“获得感

  “普通人消费国际国内物资成本更低,就业岗位会更多

  记者:本次规划中提到要建一些枢纽,其中成都有三个,就枢纽建设的话,能给我们讲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吗?

  樊一江:这次枢纽的布局和考量,其实它是一种系统性的考虑,它不光是一个点,它是按照整个通道加节点,或者是枢纽通道+枢纽+网络这样系统化的运行格局来考虑的,其形成的贸易通道、产业通道、交通通道需要重要的节点进行支撑。那么重要的节点里边,怎么样体现一种聚集辐射高效运转,与周围的要素实现全面的流动。

  这种枢纽的发展,一是把设施布局进一步完善,另外它和周边产业的贸易联动,整体来讲,它就是按照通道+枢纽+网络以及一些产业聚集、要素辐射来通盘考虑的,形成一种枢纽经济发展、枢纽经济引领的模式。

  记者:对于普通人来说,陆海新通道建成以后,从四川出海好像要节省约14个小时,您觉得通道建设对普通老百姓来讲,它最大好处在哪些方面?

  樊一江:第一个普通老百姓去消费国际国内的物资,它的成本更低,因为它便捷了。然后老百姓可以以更少的花费,享受到更快更便捷更多国家的产品。

  第二就是通过这种经济贸易产业联动,就业机会增加了。通过这种发展,将带来经济体量的增加,产业的联动,未来就业的岗位会更多。

  第三,随着这条贸易走廊的发展,整个城市和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会提升,老百姓在这种经济大发展条件下,生活质量和获得感也会提高。

  人物名片

  樊一江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研究员,博士,注册咨询工程师。主要从事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与政策、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政策等领域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课题100多项,其中,部委级重大、重点课题60余项。全程深度参加国家重要文件起草50余项,包括《“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等。(记者 闫宇恒 叶燕)

责任编辑:郑玮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