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特色 助推扶贫

19.03.2016  04:10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切实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级领导同志及省直部门(单位)联系指导片区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川委厅〔2015〕17号)和《关于增强工作力量进一步做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川直委发〔2015〕8号)文件部署,四川省各高校充分发挥各自特色,在教育扶贫、智力扶贫、人才扶贫、科技扶贫等方面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四川大学:利用人才优势,多面帮扶甘洛

一是组织团队协助当地彝家新寨建设工作,以“飞檐翘脊勾瓦口、雕窗刻柱绘图案、一池多改留锅庄、整村推进兴产业”为总体原则并形成了《彝家新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设计》,该成果为项目的申报奠定了基础,并为项目中的5个村争取到专项建设资金730万元;二是充分发挥四川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教育优势,对甘洛县52名县处级和科级干部开展培训,共减免培训费75000元。同时,与当地签订“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四川大学基地结对帮扶搞好干部人才培训战略合作框架意向书”,在多领域干部人才培训工作进行合作和帮扶;三是组成博士后科技服务团医疗学术组,于2015年10月赴凉山州甘洛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和医学前沿知识讲座。

成都理工大学:大小项目相结合,多管齐下扶高县

一是在高县积极探讨土地整理-高科技农业-观光旅游相结合的系列“产学研”项目,学院教授会同当地扶移局以及分管县领导进行了4次调研与充分讨论。2016年1月,该项目进入实质操作的相关接洽(预计争取省级经费2000万);二是依托成都理工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组建电子商务平台,指导建立了村级淘宝平台,将庆符镇的农产品销售半径扩大,目前已在成都理工销售了土鸡、土鸡蛋等产品;三是为丛木村争取了102580.3元的文化教育广场、电子图书室配套设备经费(其中5000元为学校扶贫专款、52580.3元为教职工捐款)。

成都师范学院:关注民生疾苦,真情洒满道孚

尼玛翁姆之夫杨泽文因车祸丧失劳动力,家中三个孩子正在念书,这个本应享受国家相应政策照顾的家庭,却因杨泽文的户口未迁入道孚县而办不了低保证和残疾证。得知消息后,驻村干部积极联系省公安厅和当地相关部门,于2015年年底将其户口迁入道孚县各卡乡冻坡甲村,让这个多灾的家庭年收入增加3000元;中专刚毕业的卓玛她吉打算报考甘孜州的教师公招,但其父亲病逝、母亲无收入来源、妹妹还在念书,眼前的压力迫使她必须先找份工作养家糊口。得知此事后,驻村干部多方协调,为其在道孚大酒店谋得了一份前台接待工作,同时,学院还将派专人为其辅导,圆其教师梦;所郎尼玛之女郎珍能歌善舞,梦想做一名幼儿园教师,但苦于文化基础薄弱而不知从何下手。学院驻村干部得知此事后,帮助其以社会考生的身份报考了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三月份的单招考试,同时还将安排教师为其辅导考试科目,圆其大学梦。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抓小事讲实干,做细万源扶贫

一是联系各帮扶成员单位并争取到资金23万元,用于万源市黄钟镇吴家沟村一二三社平板桥修建以及天井梁人畜饮水工程。同时,为当地产业发展大户、村委办公室、党小组活动室安装了宽带,对现有的289户电网进行了统一改造,解决了信息不畅、产品销售难、用电不稳的问题;二是派出种植养殖专家实地调研,对当地创业发展进行全面科学规划,尽量达到“一社一品”。举办2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对当地群众遇到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提高了村民“农技与增收”意识;三是向对口定点帮扶村卫生室捐赠了价值2万元的医疗设备及常用药品,极大地提高了村卫生室卫生保健水平,为周围村民的健康提供卫生基础保障。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抓节点扶贫 情暖大安区

一是考虑到过节期间农村坝坝宴多、群体聚会多,利用走访契机开展健康咨询、科普知识宣讲,倡导卫生生活理念。春节期间共接待群众咨询18次、发放卫生用具及宣传资料100余份;二是利用春节群众返乡的契机,在前期慰问走访的基础上,对所帮扶户、贫困党员进行再次走访。1月底,学院相关领导带队到大安区凉高山社区、三关村、狮子村、联合村慰问了49户贫困户(党员),为他们送上由学院教职工捐赠的衣服和总价值9800元的慰问物资,并祝福村民春节愉快、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