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高等教育质量报告:规模世界第一

07.04.2016  20:30

  中 青在线北京4月7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诸葛亚寒)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发布了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以下简称“系列质量报告”)。中国 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其中的总报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实现了两个“首次”,既是中国首次发布,也是世界上首次发布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报 告”。

  吴研介绍,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着手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研制探索工作。此次发布的系列质量报告,包括1本总报告 和3本专题报告。4本报告统分结合、各有侧重。《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力图全面回答、全方位展现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状况,《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全 景展示中国工程教育质量现状、问题与出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用“大数据”精准监测新建本科学校的“三基本”实现情况,《新型大学新成 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客观展现近170所经过合格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

  系列质量报告显示,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跃升世界中上水平,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分层分类培养多样化人才等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数据显示,中国高等教育“体量”世界最大,人才培养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强有力基础支撑。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2015年 在学总规模3647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2625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以及全 球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并适度超前。

  系列质量报告显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软实力”显箸增强,特色发展势头强劲;质量的“硬指标”高速增长,部分985大学硬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质量的“保障体系”开始迈入世界先进水平。

  数据显示,中国高等教育“硬件”建设数量上井喷式增长,各级各类高校面貌焕然一新。与2003年相比,2013年全国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增 加了3.6倍。从2010年到2014年底,全国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42.1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57%;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数增加2倍 多,且过半数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

  与此同时,各类高校基础设施和教学、生活环境等整体提升幅度较大,在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加大人员、资源投入和制度保障,学生的在校学习体验和 生活环境的满意度较高。教育部学信网的相关调查显示:总体上看,全国高校的学生院校满意度分值为4.09(5分制)。579所普通高校的抽样结果显示:学 生对教师教学水平总体认可,高校学生评教的“优占比”达7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表示认可,对院校提供的就业服务质量满意度较高。

  据介绍,系列报告突出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研制过程中参考了4000多位评估认证专家的质量评估报告、700多所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基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的40多万个数据,并对20多万份专门调查问卷、数百人次深度访谈进行了系统分析整理统计。

  在国内评估和国际认证的成功实践基础上,系列质量报告推出全新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无论是全口径高等教育质量的“五个度”质量维度,还是工 程教育质量的“三个面向”,或者新建院校“三基本、两突出”,都基于中国高等教育实际,借鉴国际教育质量评价先进经验,建立了自己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 世界水平”的质量新标准新体系,作为中国质量标准领域的新探索,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盟、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盟等国际组织与专家的高度 评价。在工程教育质量评价方面,更是强调国际完全实质等效,突出了国际工程联盟组织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质量持续改进,得到了《华盛顿协议》组 织来华考察专家的高度认可。

  系列质量报告认为,从总体上看,进入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硬指标”成倍增长,“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国高等教育正由“大 国”向“强国”大踏步迈进,我国理应具有充分的高等教育自信。但系列质量报告同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仍存在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不够、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高水平教师和创新团队不够、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不够、就业与专业相关性不高等问题。

  吴岩介绍说,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体量和质量已引起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今年将以评估专家的身份参加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 中心对中国高校的评估。2015年10月-12月,该中心首次受邀分赴俄罗斯评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正式走出国门,“中国模式”、“中国标准”正受到 国际认同和采纳。(编辑:原春琳)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