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跨越发展谱写新篇——雨城区十二五发展纪实

02.03.2016  16:11

雨城区多营藏茶村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回望“十二五”,雨城区当初的规划愿景如期变成了现实,演绎出一幕幕生动的“雨城实践”。

清风雅雨润羌国,雨城入画来。

乘着十二五的东风,35万雨城人享受着发展释放的红利。

五年来,雨城区围绕“一个中心、三大行动”,突出“生态引领、枢纽驱动、工业支撑、城乡共融”四大战略重点,精心做好“富农、强工、兴旅、美城、旺商”五篇文章,加快建设 “开放雨城、实力雨城、绿色雨城、智慧雨城、和谐雨城”,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布局“832”整体提升计划。

五年来,雨城区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任务,开放合作更加深入,新型工业化、新兴产业化互动发展,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数字应用更加广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勾勒出雨城加速发展的脉络,迸发着强劲的动力。

第九届元宵节 李依凡摄

稳发展 五个雨城结硕果

十二五以来雨城区对照省委提出的要求,明确了全面建设开放雨城、实力雨城、绿色雨城、智慧雨城、和谐雨城“五个雨城”的主攻方向。

五年艰辛求索,五个雨城取得丰硕成果。

【开放雨城】

这是一座“有活力”的圆梦之城。

随着“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加快,招商引资效果显著,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支撑雨城发展。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0个、引进亿元及以上项目14个,“友城结好”总数达19个,5个驻外商会、15个对外联络点遍布全国,多领域、多层次合作持续深化,“1+7”同城化发展加速融入。

雅西、雅乐、雅泸、雅康、成康、北外环线等一批事关雨城长远发展的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设、陆续竣工通车,农村客运路线实现全覆盖,全区公路总里程实现“千公里大突破”,路网密度达1.1公里/平方公里,川西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一个开放的雨城新形象不断展示,电影《雨城故事》荣获巴蜀文艺提名奖;成功举办“大雁归来”主题晚会,全社会“爱商、尊商、护商、兴商”氛围浓厚;藏茶节”、“年猪节”、“雅鱼文化节”等“品牌效应”持续提升,“最具投资潜力城市”等城市名片享誉全国。

【实力雨城】

雨城,是一座“有雄心”的创业之城,五年来坚持实力强基,提升了赶超后劲。

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区生产总值增长97%,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1.3%人均生产值年均增长10.76%,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年均增长9.98%;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306.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08倍。

工业经济发展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辖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87亿。其中青江机器、众友机械等“退城入园”项目建成投产,雅安茶厂、太时生物科技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功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科技合作持续深化,连续14年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

农业基础夯实巩固,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节节攀高,较“十一五”期间增长90%。旅游三产高端转型,上里古镇、金凤山景区、周公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碧峰峡创建国家5A景区顺利通过景观资源评估,南郊乡余家村、中里镇中里新村等一批重建新村向旅游新村转型,跻身“省级旅游强县”。

【绿色雨城】

雨城有天府之肺的美誉,五年来绿色固本,夯实了生态基础。

这是一座“有底蕴”的魅力之城。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三大生态工程”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达62.96%,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区。

生态产业蓬勃发展,生态工业产值占工业总量近70%, 5万余农户融入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产业链;40余类竹编制品畅销全国,林业总产值达35.7亿元。新建成的竹编博览馆全面展示了雨城区生态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生态家园活力涌现,“一心两轴三环三单元”城镇发展格局大气绘就,城区面积由21平方公里拓展到23.3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54%提高到59.5%。

省级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农房建设秩序明显好转,“生态细胞”覆盖城乡,上里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智慧雨城 】

五年智慧激荡,深化了前沿实践。

全媒体新闻中心多领域覆盖,OA协同办公、“两微一端”等智慧政务广泛应用,“雅安雨城微生活”荣登全省政务微信影响力排行榜第14名。

全区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达97.7%,建成569个数字化教室,191个行政村实现“村村响”。

智慧产业坚实迈步,“智慧金融”“智慧旅游”亮点纷呈,全市首个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成功搭建,“淘宝雅安馆”、“点购”等特色电商上线运行。

【和谐雨城】

五年和谐共享,增进了民生福祉。

雨城区委区政府坚守“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的执政理念,善谋大事、乐办好事、勤办实事。

教育事业稳步向前发展并取得突破。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0%以上,创建20所国家级、18所省级特色示范校,4所中小学入选全国首批足球特色学校,被授予获省政府奖励科研课题3个,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督导组评估,被授予 “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区”称号。

医疗改革稳步推进,以药补医”试点让群众受利,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查验收,成功创建四川省卫生应急示范区、四川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全区“三馆”等文化设施和体育场馆实现免费开放,龙狮灯、龙舟赛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数字电视转化、“村村响”项目覆盖全区,书香雨城大讲台、美丽雨城大舞台、绚烂雨城大展台“三大台”拓展延伸。与此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常态,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562元,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参保人数大幅增长;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持续增强,成功创建省级法治示范区,荣获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区、全国法治创建活动先进区和全省“平安区”称号。

上里镇共和新村

破难题 科学重建展新姿

4 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启动后,雨城区委区政府积极实践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的新路子,科学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灾后恢复重建中,雨城区以总体规划和11个专项规划为遵循,按照“扩面、联动、互补、增色”的思路,坚持“中心带动”,构建“一心两轴三环三单元”城乡发展格局,打造北部“人文雨城”、中部“产业雨城”、南部“生态雨城”,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的川西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路网改造提升,加快建设雅康高速和川藏铁路,形成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川西重要经济走廊。

实施“重点提升”,突出抓好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先行区、多营藏茶城等“八大片区”,统筹产业园区、特色城镇和32个新村聚居点建设,提升“点、线、片、面”集群效应,让老百姓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加快“整体推进”,统筹布局“十里田园绿道”、“百里茶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经济走廊”、“千户生态农家”、“万亩产业示范园”,努力实现“村庄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农田变公园、农家变商家”。

与此同时,雨城区以特色为支撑,加快实施产业重建。

坚持“调优、调高、调强”的理念,主动融入“八城一体化”产业协作分工;坚持“绿色、生态、特色、精品”的理念,提升现代农业;坚持“全域雨城、处处风景”的理念,全力实施旅游产业恢复重建。

按照当前与长远、保护与利用、资源与空间、生态与产业、社会与民力、精神与物质“六个融合”的原则,深入挖掘整合女娲文化、熊猫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元素,坚持“多规衔接、项目打捆、资金整合、统一指挥、分步实施”,健全“基地+公司+协会+农户+商家”、“公司+自管委+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接机制,“串点、连线、成片、扩面”实施打造,推动沿线镇、村、路、景区、产业生态、文态、形态、业态“四态合一”发展,并力争让群众广泛参与经营。

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实践搬迁群众“三位一体”后续帮扶,以“三治一化”管理为支撑,配套就业帮扶、人文服务、培育增值等机制,将“11类专规”重建与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结合起来,统筹打造“十里田园绿道”、“万米高山漫道”等多功能设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雨城区周公山竹编博览馆

凝心聚力 展望新征程

“十二五”规划顺利收官,为“十三五”时期顺利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积攒了强大的后劲。

未来五年,雨城区将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美丽雨城、生态强区”战略定位,围绕市委提出的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生态富民、交通会战、城乡提升“四大行动计划”,突出抓好项目、招商、园区、企业“四大抓手”, 加快培育旅游、商贸物流、工业、茶叶、林竹“五大百亿产业”,打好精准脱贫、城乡提升、城市管理、道路交通、生态治理“五大攻坚战役”,强化改革创新、开放合作、项目投资、名牌战略、从严治党“五大行动保障”,倾力打造“五个雨城”升级版,决战重建脱贫攻坚,决胜建成全面小康,为建设“美丽雨城、生态强区”而努力奋斗。

记者手记

春节大假,远在他乡的舅舅回到雨城探亲。刚踏出车站他的双眼放出惊喜的光芒,口中念念不断:和五年前相比,变化真大。

他一一点数着雨城新增的事物:畅达的北外环路、宽阔的熊猫大道、雅州大道,整修提升的金凤山森林公园、张家山公园、新建成的北纬30度公园,城区内安居房高楼林立,江畔健身步道休闲长廊应接不暇,还有一座座新落成的新村都让这个游子赞叹不已。

从市区到乡村,熙熙攘攘购置年货的人群,节日里街坊邻里的欢笑,雨城充满祥和的气息。

“退休了一定要回雨城养老。”舅舅一再许愿。

家乡雨城是一座青山掩映、绿水浇灌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雅雨泽羌国,青衣润古城”“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诗句,茶马古道上的印记,都给雨城留下了农业文明和商业文化的历史印记。

历史给予雨城内涵,新时期的发展给予雨城活力。

十二五期间,结合灾后恢复重建雨城区主动而为,顺应新时代的需求,加快全区发展。不论是实施建设新农村,还是改善社会公共服务;不论是加强交通建设,还是规划生态城市。城市的决策者们在谋划,社会各界在努力。

五年攻坚克难,赢得梅花扑鼻香。五年来,雨城区做精做特三次产业,县域经济实力获得提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民生福祉实现新的增进;围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事业百花齐放;守住绿色家底,生态文明迈进新台阶;结合新时期的需求,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型经济新机制形成,依法治区方略落实有效,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念,新的规划孕育新的发展。

迎着“十三五”的春风,雨城的发展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