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现实 着眼发展 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

03.11.2014  11:10
作者:李劲雨 来源:宣传统战部

  
  10月27日,随着《四川农业大学关于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的管理办法》出台,新一轮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改革跃入广大教职工视线。无论是今年实施的新《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还是当前对高级专家延迟退休年龄的缩短,学校都从有利于提高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有利于激发人才最大价值、优化队伍结构,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及履职能力出发,稳步推进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改革,得到广大教师赞成。

   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改革箭在弦上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是高校四大职能,不同工作需要不同专长的教师来完成。基于学校发展实际,旧有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存在的各种弊端,在广大教师心中已经形成共识,想要激励广大教师提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类岗位工作水平,必须寻找新的驱动,调整专业技术职务管理体制迫在眉睫。

  据人事处处长刘应高透露,今年在学校全力争取下,省人社厅根据学校发展状况和实际需要,重新核定了我校专业技术岗位职数,其中正高和副高在2009年核定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了36个和53个。但是,由于近年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加快,特别是大量博士和引进人才的加入,师资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提升,正高教师已达307人、副高教师已达518人,高级岗位的空缺数日益紧张,成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王昌全认为,全国所有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越来越高、越来越难是个不争的事实,每年各高校许多教师的论文送审都过不了关。对全校教师而言,专业技术职称岗位的“蛋糕”只有那么大,随着全校引进人才不断增多,对原有教师职称晋升带来的冲击更大,如果不破除制度弊端,就不利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岗位工作的开展,改革势在必行。相信,学校依据实际出台的新办法将带好极好的效应。

  艺体学院院长邓跃宁认为,新的职称评审办法体现了“看资历、重业绩,同时考虑累积贡献”的思路。他以一位正在公示副高岗位的教师为例,该教师评为讲师已有15年,在教学岗位上十分努力,一线教学水平很高,学生认可度高,却一直因为相关条件不“达标”没有晋升资格。新的管理办法实施后,他凭借自己多年的科研积累和累积贡献成功地通过了校内评审,这在过去是完全无法想像的,过去很长时间里,晋升职称只能是一些教师的梦想。

  “制度没有完美的,只有不断完善的,是到了职称改革的时候。”文法学院吴军赞认为,过去执行多年的职称评审办法,与现实情况存在种种冲突,过去管理办法中对教学、科研也存在分类评审,但分类界线模糊,不适于调动各种人才工作积极性。比如,过去对人文社科类职称要求发表学校认定的重要核心期刊,就是要在国内顶级研究机构的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这对人文社科类教师难度极大,因而对职称申报只能望而却步。

   深化专业技术职务改革触及核心

  科技处处长曾维忠提醒年轻教师,竞争更加激烈,需要不懈努力。新办法规定“学科组按不低于20%差额进行评审”“评审委员会对正高级和副高级分系列均按不低于20%差额进行评审”,就是说要“优中选优”,教师们可能感觉自身水平不低,但是还会有更优秀的教师竞争职务,只有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最终胜出。同时,他认为分类评价是新办法的一大亮点,以前“一锅炒”让许多教学、社会服务一线教师吃亏,新制度能够让各种岗位教师安心搞好本职工作,各个领域齐头并进,让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更加科学合理。

  邓跃宁谈到,新的专业技术评审办法,将岗位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推广型等不同类别评审,评审条件各有侧重,充分体现在业绩分的权重上,评审指标倾斜教学、科研一线,是对不同学院教师、不同学科教师的工作肯定。比如,新办法将比赛获奖、作品参展、出版画册等列为从事艺体类教师的评审条件之一,完全从专业特点出发,考虑不同学科特性,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操作,更加公平合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动物科技学院龚凫羌老师认为新办法将会激励更多教师做贡献。他20年前就评上了副高职称,几十年来立足应用学科投身养蜂事业,在社会服务岗位上开花、结果,受到多地农民朋友的称赞。一路走来,他结合中蜂生产实际提出了许多新理论、新技术,解决了各地蜂农生产中的大量困难,但是这些可以落地的科研成果,很难变成“高精尖”论文,上不了国际高端期刊,更入不了外审专家的眼。他认为新办法会让更多教师沉下身子真抓实干,若干年后就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旅游学院院长杨启智介绍了新办法带来的新希望。旅游学院拥有教职工47人,由于历史原因存在一些“老副教授”、“老讲师”,最近每年又新进博士若干,无论对老教师还是新博士,新文件都让人看到了机会。新办法规定“对担任中级职务8年以上或担任副高级职务10年以上的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的一线教师,申报高一级职务的条件可根据实际工作业绩情况适当放宽,经公示无异议者可进入评审程序”这对“老教师”们是个利好消息,很可能会提速学院高级职称数量的增长;新办法对新进博士考虑有加,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学校都要认帐,评价一个人的学术水平更加客观;新办法规定“入选双支计划第四层次以上的副高级职务人员按岗位可破格申报教授或研究员”,没有作出年限要求,也让一些教师看到了机会。目前,院上老师们主动对位“口子”,各就各位,干劲十足,已经有人在着手明年的职称冲刺。

  水稻所59岁周明镜老师一直潜心做水稻育种研究,在副研究员的位置上干了20年,成功地选育出了冈香1A、D香4A两个高抗稻瘟病香型不育系类型。多年来,他因不够正高申请条件,索性放弃了继续晋升职称的想法,埋头作自己的育种工作。今年,他没想到临到退休之际,实施的新办法让他成功地申报了正高职称,让他几十年的辛苦付出得到肯定。他感谢学校制度的完善,认为年轻教师只要吃苦耐劳、埋头苦干,多出科研成果,提升业务水平,最终一定能够成功。

  新办法规定“入选双支计划第四层次以上的副高级职务人员按岗位可破格申报教授或研究员”,这让农学院王小春老师破格申报教学科研型正高职务并进入校内公示阶段。她认为,广大年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各项制度带来的发展机遇,要认真研读《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的修订内容,充分了解新办法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机遇。

   高级专家延迟退休年龄缩短赞成声高

  连日来,学校针对新修订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案向全校中层单位征求意见和建议,专门召开由工会、教代会委员参加的征求意见会,请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会成员无记名投票表决。新旧办法相比,高级专家延迟的退休年龄被缩短,“支持”、“赞成”的声音此起彼伏。

  教授二级岗罗承德老师谈到,要支持学校各类改革,个人应该服务全局。目前,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越来越紧张,老同志应该把位置腾出来让给年轻人,个人得失不要看得太重,如果个人利益影响到学校发展就是“罪过”。学校每年要引进大量人才,没有空缺的高级技术岗位怎么吸引人家?新出台的《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的管理办法》更利于高端人才的引进。希望年轻人加速修炼、努力提高思想觉悟、业务水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在北师大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发展自己,做一名思想、道德、业务水平都过硬的好教师。

  林学院62岁胡庭兴教授用一句话道出心声:“支持学校调整退休政策,服从学校安排,没有任何意见。”

  “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事情,就是好事情,个人利益要服从学校改革。”按新规定,60岁教授三级岗肖千文的延迟退休年龄将缩短2年,他斩钉截铁地对这项改革给予肯定。在他看来,新文件出台对年轻教师、老教师、学校都有好处:年轻教师可以放手去干事,不用担心有老教师挡在前面,教学和科研上避免缩手缩脚;老教授、老专家们把空间让给年轻人,可以去拓展更大的社会空间,面向社会经济建设发挥更大余热;学校持续深化改革,就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学校发展好了,教职工的幸福指数才能提升,近几年教职工待遇提高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59岁徐刚毅教授认为,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事情,就应该支持,就应该拥护。新办法可以促进一些学科发展、学术队伍建设,能够鼓励年青教师多出成果,形成后浪推前浪的热烈场景。希望学校处好当前一些老专家培养研究生、主持科研项目等过渡工作。

  “赞同!年龄还可再下调!”动物医学院59岁熊焰教授语气很肯定。他认为,早一点退休肯定收入上有损失,但是一个人早晚都要退的,不能永远占据一个位置不动。老教师们应该让位置给年轻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一代星火相传。希望年轻教师不断突破自己,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好,事业更加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