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普惠金融是金改目标之一 可让更多人脱贫致富

27.11.2013  10:07

(记者 胡爱善) “发展普惠金融”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前不久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中央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昨日就发展普惠金融作出解读。焦瑾璞认为,发展普惠金融与我国金融改革方向是一致的,有助于让金融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通过金融手段可以让更多人从贫困走向富裕。

   可获得性是普惠金融的核心

  焦瑾璞说,普惠金融的英文是有时候也翻译为包容性金融,或者叫金融包容性发展,最早是由联合国于2005年提出的,普惠金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成本可负担的前提下,将金融服务拓展到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可获得性是它的核心内容。

  “普惠金融特别强调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和完善市场需求,使边远贫穷地区小微企业和社会低收入人群能够获得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早在今年9月份,周小川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文章提出发展包容性金融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改善民生。

  周小川谈到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时表示,普惠金融概念引入中国较晚。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尤其是“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

  目前普惠金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巴西和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在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不俗的效果。中国人民银行也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有关普惠金融的各种活动。中国人民银行于2011年9月加入普惠金融联盟,今年6月起人民银行代表与俄罗斯、美国相关部门代表共同担任20国集团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第四工作组。

   通过金融手段让更多人从贫困走向富裕

  焦瑾璞认为,发展普惠金融可以通过金融手段让更多人从贫困走向富裕。按照最新的扶贫标准,我国还有1.2亿人处于贫困线下,要运用好小额信贷、普惠金融、微型金融等重要金融工具进行创新,使贫困人口更好的实现脱贫致富。

  发展普惠金融与金融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现在大的商业银行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我国目前金融体系中大量的资产集中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而众多的小微金融机构数量不多。

  “那么,理想的金融体系应该是一个‘正三角形’的一种体系,也就是既要有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银行,也要有一些中型的商业银行,但是底端则需要许多,或者更多专业化的微型金融机构或者普惠金融机构。”焦瑾璞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构建普惠金融体系也将是下一步中国金融改革和转型的目标之一。

   普惠金融的几个目标

  一般而言,普惠金融包括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家庭和企业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较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开户、存款、支付、信贷、保险等。二是金融机构稳健,要求内控严密,接受市场监督,以及健全的审慎监管。三是金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长期提供金融服务。四是增强金融服务的竞争性,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这是它的基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