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向着高质量发展坚定前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发展述评
20.12.2018 14:03
本文来源: 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这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国际国内各种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一年。
世事纷繁,应对有力。
一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引领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稳中有进,书写出大国经济的崭新篇章。
高瞻远瞩 领航掌舵
12月13日,长度超过12公里的京张高铁八达岭隧道顺利贯通。明年,这条铁路有望建成通车。
不远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建设进入收官阶段,明年将正式开幕。
充沛的生机活力,正是中国经济的鲜明写照。
当天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18年中国经济作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判断。
今年,距离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有10年。尽管世界经济整体保持增长,但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未消除,各类风险加快积聚,不稳定性陡增。
踏上发展新征程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用一份稳健的成绩单,给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实现6.7%的增长,就业稳、物价稳,“稳”的格局没有改变;
前三季度,服务业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升至60.8%和78%,“进”的态势持续发展;
前三季度,新登记注册企业数日均超过1.8万户,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新”的力量不断壮大。
稳中有变态势下,中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展现出巨大韧性和深厚潜力。
“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世界舞台中扮演了极为重要角色。”巴西中国问题专家卡瓦略如是评价。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三个没有改变”的重大判断:“中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
稳健的成绩单,来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
一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明确7个“坚持”,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经济处在跨越关口的关键时期,这一年,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经济巨轮航向更加清晰;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要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凝聚人心、更有温度;
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一年,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内生动力更强;
财税改革、价格改革、国企改革深入推进,这一年,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破除;
着眼“破”“立”“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年,坚持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经济发展后劲更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一年,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发展短板加力补齐;
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这一年,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实现以进促稳。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丰富发展。
稳健的成绩单,来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战略谋划——
今年“双11”当天,天猫交易规模首度突破2000亿元,全国处理快件量达4.16亿件,再创历史新高。
消费提质升级,是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顶梁柱”、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此前一个多月,中央就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出台重磅文件,部署以消费提质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
2018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4次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在重要节点为经济运行把脉定向、相机调控;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着眼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一年来,党中央以更加宏阔的视野、更加长远的眼光,为经济发展察局驭势、谋划蓝图。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改革开放持续向深入推进;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强调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一年来,围绕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党中央运筹帷幄,加紧推进经济领域各项工作。
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到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到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一年来,围绕经济发展重点难点,一系列重大部署接连出台,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稳健的成绩单,来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4月的海南,满目苍翠,天蓝海碧。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琼海、三亚、海口等地,深入农村、科研单位、政务中心,考察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强调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谋划和推进改革开放。
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地方考察调研、出席重要会议,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明前进方向、作出系统部署。
3月,在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4月,长江之行,3天两省四地沿江考察,实地调研经济社会发展,谋划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9月,聚焦东北振兴,4天跨越东北三省,在关键节点指明前进方向;
11月,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考察上海,看企业、进社区,谈创新、论党建,为上海改革发展指引方向,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
……
四季更替,岁月如梭。
一年来,在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引领中国经济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取得一系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效。
纵观中国经济,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愈加凸显,“旧动能”向“新动能”的转变逐浪而高,“积累量”向“提升质”的转变势不可挡。
不惧风雨 运筹帷幄
海关总署12月1日对外发布消息,截至11月中旬,我国进出口总值已超过去年全年,同比增长近15%。
“我国外贸市场多元化的步伐正在加快,个别市场的波动对整体外贸发展的趋势影响有限,我国进口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说。
在时间轴线上观察,2018年的中国经济,面临诸多两难和多难问题。
奔着问题去,找准问题干。
“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各种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交织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工作难度。但是,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我们认准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坚定务实。
越是艰难险阻,越要闯关夺隘。
面对变化和挑战,要更加善于拨云破雾,看清方向,把住大局——
这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始终坚持平等磋商,坚定维护自身正当利益,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面对经贸摩擦扰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为中国经济沿着既定方向前进持续拓展发展空间。
面对变化和挑战,要更加坚定沉着,迎难而上,扎实工作——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影响首当其冲。
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可分别申请最高不超过15万元和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实施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
把稳就业放在首位,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守住民生之基。今年以来,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维持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
从年初的7.9%到前8个月的5.3%,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走低,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甚至回落至3%平台。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出现多年罕见的低增速。
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要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建设若干重点工程。
不是不需要投资,而是要避免无效投资、防止大水漫灌;投资空间不是没有,而是让资金投向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系列稳投资政策作用下,投资增速从9月企稳回升,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在触底后于10月实现年内首次回升。
面对变化和挑战,要更加清醒警觉,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4月的北京,春暖花开。
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
21天后,年内首次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强调要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
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持续推进去杠杆,困难大,阻力更大。但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关必须过。
一年间,一系列政策在多个领域发力。
市场化债转股、处置“僵尸企业”、加强金融监管、遏制资金脱实向虚……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7%,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热点城市房价降温势头显现。
面临多变的外部环境,资本市场出现震荡。
10月19日上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负责人接连表态,一系列政策纷纷落地。
面对变化和挑战,要更加真抓实干,稳定预期,坚定信心——
年中,所谓改革导致国进民退、民营经济离场的论调浮现,引发争论和担心。
9月底,在东北三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民营企业辽宁忠旺集团。
“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总书记的讲话力拔千斤。
随后一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民营经济鲜明表态:在给受表彰民营企业家的回信中明确“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在广东考察时提出“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议并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总书记的话直抵人心,令人振奋;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一个个实招硬招,让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
“只要有了政策的确定性,我们就能坚定信心,心无旁骛地搞好企业。”参加座谈会的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说。
面对变化和挑战,要更加敞开胸襟,开放融通,共同前进——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宣布,我国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获批筹建。
今年,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寿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放宽至51%,3年后即不再做限制。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成为最早的受益者之一。
同样得益于股比放宽政策,宝马继续在中国扩大投资,特斯拉将在中国独资建厂。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一立场一以贯之,坚定不移。
今年以来,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长度由63条减至48条,关税总水平由上年的9.8%降至7.5%,出台53项措施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的开放新信号全球瞩目。
一次性提升32位!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把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从第七十八位提升至第四十六位,称赞中国相关领域改革“令人惊叹地快速且有效”。
大国经济,气象万千。
习近平总书记以大海作喻,向世界展示中国经济面临风雨挑战不断前行的底气——
“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保持定力 行稳致远
12月,北方室外气温已是零下,太原钢铁集团的车间却热火朝天,24小时持续生产。
只有头发丝1/20粗、被誉为“黑金”的碳纤维,仅在国内就已供不应求;A4纸1/4厚、“论克卖”的“手撕钢”,即使关税提高,海外客户仍订单不断。
从传统钢铁加工迈向高精尖、高附加值产业的太钢,正是一年来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越是形势复杂,越要保持定力。
有改革开放40年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有经济回旋余地大、韧性强的优势,有13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中国经济能够抵御一切狂风骤雨。
有底气,就有“进”的动力。
不拘泥于一时得失,不计较短期数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决心,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
一年来,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势头强劲——
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由总量问题变成了结构问题。实现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过坎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地方考察时多次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今年以来,从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到建立创新决策容错机制,一系列支持鼓励创新举措的推出,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今年以来,我国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等领域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中国创新能力提升至全球第十七位,成为前2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不久前,珠海航展上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的超高难度飞行表演,充分彰显中国创新的新高度。
向创新要动力,变创新为活力。
今年1至11月,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5个和2个百分点。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年来,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重大发展战略更见实效——
12月1日,北京至雄安新区铁路雄安站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底投入使用后,到北京只需半小时。
今年4月,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强调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同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为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8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召开,共建“一带一路”从绘就“大写意”转向绘制“工笔画”。
着眼未来,以重大战略为引领,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重点任务精准发力,一幅东西南北良性互动、各区域协同发展的中国经济新画卷正渐次展开。
立春之日,中央发布了今年的一号文件。秋分时节,亿万农民迎来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今年以来,从国内考察到出席中央会议,从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到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求、作出部署。
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如春风拂遍中国大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图景正在变为现实。
一年来,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更具力度——
“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今年9月开学季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青少年视力健康这件“小事”作出重要指示,让无数人倍感温暖。
民生“小事”,就是发展“大事”。
一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重要命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共产党给老百姓的承诺,一定要兑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随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等深入实施,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也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力托举。
陕西延长县等8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成为我国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宣布脱贫摘帽数量最多的一批,脱贫攻坚战果喜人。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迈出坚实一步,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今年以来,一系列民生实事落实见效。
从推动抗癌药降价到加快药品审批,从改革学前教育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到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今年以来,改革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
刚刚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又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面向未来,中国经济航船将继续破浪前行,驶向光辉彼岸。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赵超、安蓓、姜琳、陈炜伟)
本文来源: 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20.12.2018 14:03
深化供给侧改革 八字方针指明航向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为新时代中国继续奋斗指明前进方向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学校收听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
12月18日上午10时,成都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