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宜宾5场灯会暗淡落幕 反思:供大于求

18.03.2016  09:24

  今年春节,宜宾中心城区、南溪区、宜宾县等几地同时举办了5场灯会,都是民营企业投资、商业化运作,其中,投资多者达几千万,少的也有上百万。而近段时间,灯会接连关灯落幕。成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几场灯会的“收益”却不容乐观,其中南溪灯会自爆亏损400余万元,而宜宾县的“国际灯海”亏损甚至达上千万元。游客人数、门票收入远远低于预期,几乎是几场灯会的共同遭遇。无奈之下,有的灯会选择提前闭会谢客,有的干脆免费迎客……

  一个样本

  广告老板看中灯会商机

  不料遭遇商业投资首个“滑铁卢”

  宜宾艺烽广告传媒公司的老板何烽(化名)一见记者,就直言自己像个逃难的,“因为追债的人特别多。”在今年春节操盘了南溪古街“2016宜宾首届彩灯民众文化节”后,何烽遭遇了商业投资的首个“滑铁卢”。

  以为会赢利 “春节十天可收回成本”

  何烽是土生土长的宜宾人,从事文化产业多年。南溪区旅游局副局长肖小燕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何烽看到灯会商机,他认为南溪城区有15万人,只要有一半的人出来观灯,再加上周边的客流,至少不会亏损。“南溪灯会概算投资500万元,按当时的分析,收益应该在15%~20%之间。”何烽说。

  为了解决资金上的短板,何烽找了一位在重庆发展的南溪商人投资。南溪区政府安排旅游局具体对接服务,并协调南溪古街上万平方米的场地免费让何烽使用。

  “制作费用200多万,已付款90%,钱是投资人出的。”何烽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灯会展期为1月28日~3月18日,门票每张30元。作为执行单位之一,何烽的广告公司承担了灯会的全盘运作。何烽的开支概算清单是:灯展工程200多万,舞台20多万,马戏30万,民俗及歌舞演出40余万,广告投入30万,人工开支50万,电费及安装共10余万,其他零星支出5万元。

  何烽说,按照预想,从农历腊月二十八至正月初八的十天,门票收入应该占到整个收入的大半,甚至可以收回成本。除此之外,在灯会方案中,何烽还在展区内设了数十个商铺对外招商,冠名权也准备卖给企业。

  经营惨淡 最多一天才卖1千张门票

  但南溪灯会一开始就没有朝着何烽设计的方向发展——招商困难,总冠名更是无人问津。“有家宜宾食品企业,租了摊位并花两万元装修,结果一看人气,连门都没开就走了。”何烽说,开园当天,卖出的门票仅几百张,这让他预感到大事不妙,但他仍寄希望于春节翻盘。

  “到了正月初三,我就知道彻底完了。”何烽说,春节期间本应是灯会人气最旺的时节,但是南溪灯会最多一天才卖了1000多张门票,收入不过3万元;而最差的一天只卖了90多张门票,收入仅2800余元。

  经协调,何烽在2月21日交出灯会,由南溪区旅游局接手灯会至灯展结束。旅游局接手后拆除了长达一公里多的围栏,不再卖票,免费向市民开放。

  3月初,原本应该开灯到3月18日的灯会,被要求提前熄灯。

  同样惨淡

  门票收入仅400万

  不到投入的十分之一

  一夜之间,迎春灯会遍地开花。南溪古街举办“2016宜宾首届彩灯民众文化节”的同时,位于宜宾县安边镇金沙江边的“中国宜宾2016首届国际灯海”、南岸西区的“2016宜宾市首届元宵灯会”、江安南屏大道的“江安首届彩灯嘉年华”、宜宾地标广场包括灯会在内的“2016首届中国宜宾长江大庙会”也在年前先后开幕。

  从未达到“单日限定的2万人”

  由四川宜宾万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四川省欢乐海旅游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国际灯海”项目,占地面积约300余亩。据欢乐海公司总经理熊川介绍,“国际灯海”共有各类大中型灯组共计70余组,5000万的投资包括场地、人工、电费及灯展工程等费用。举办时间为1月27日至4月30日,票价分为80元、50元和30元三档。为保安全,宜宾县旅游局还限定景区单日最高游客接待量为2万人次,但开灯以来从没接近过这个极值。

  宜宾县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国际灯海”开灯迎客一个月,共接待游客11万人次,其中4万人持赠票观灯,真正的门票收入仅400万元,不到灯会投入的十分之一,以此计算,整个灯海门票收入难以突破1000万。熊川也坦言:“亏损是肯定的,但由于目前灯会还没有结束,无法具体统计亏损数字。”

  “规模最大的庙会” 提前撤展

  3月2日,位于宜宾地标广场的“2016首届中国宜宾长江大庙会”正在撤展,这比预计的3月6日提前了四天。主办方称,长江大庙会是宜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庙会。大庙会相关负责人姚绪告诉记者,庙会期间确实举办了灯会,但庙会的收支账目还在核算,因此无法确定亏损数额。

  江安灯会的主办者为江均房地产公司,灯会地址就在楼盘所在地,该公司负责人黄小江告诉记者,江安灯会投入100多万,主要是吸引人气,免费开放,因此不存在收益问题。

  而宜宾西区灯会的主办者用钢管和彩条布搭成“主舞台”,被网友吐槽做工粗劣,是山寨版“灯会”。由于主办者宜宾鑫荷文化公司撤展较早,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记者通过多种渠道均未查到该公司电话。

  反思

  一个城市5场灯会“供大于求”

  灯会的热闹背后,投资者、组织者也开始反思亏损的原因:可能是游客习惯了免费灯会对商业灯会不买账,也可能是灯会本身质量不高,还可能是地点偏了宣传推广不够,或是离知名度极高的自贡灯会太近……尽管原因各不一样,这些商家的投资警示值得来年吸取。

  旅游专家、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说,灯会作为中国传统过年游乐方式,虽然在现代春节文化的冲击下魅力大不如前,但仍具有一定吸引力。然而,灯会作为旅游项目,仍需要品牌优势和知名度,川内外游客看灯一般会去自贡。投资者在进入宜宾操盘灯会之前,忽视了品牌和知名度这一前提,仓促上马,必然只能吸引到周边少量的客流。刘思敏还认为,在需求本身不足的情况下,一个城市还先后投资5场商业性灯会,供大于求,失败并不意外。成都商报记者 罗敏 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