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让城乡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

31.01.2015  11:52
从双流县东升城区沿宜城大道往双楠大道方向前行,远远地便能看见前方的塔吊正在作业。自2014年4月起,居住在宜城大道周围的老百姓见证着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而今,这片净用地198亩的建筑群主体已现雏形,让众人期盼的,便是这棠湖中学迁建工程。 孩子的教育问题事关千家万户,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逐步增大,双流县顺应民意,不断改善各级学校的办学设施、设备,提升办学质量,让城乡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棠湖中学年内搬新校址 1月28日,棠中迁建工程建筑工地,一标段教学区的3栋教学楼及科技实验楼正在进行封顶,工程二标段的建筑楼已基本达到4层楼高度,挖掘机、切割机、塔吊等机械有序运转,迁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双流县教育局副局长刘平介绍,创建于1991年的棠湖中学,占地面积仅69.5亩。经历了20多个年头的发展,该校的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运动场馆面积等指标已无法达到国家级示范高中的标准,现有软硬件设施已无法满足发展需要,甚至制约了学校的成长。 经县上讨论研究,加快棠湖中学的发展,成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迁建新校、改变办学规模势在必行。经过多方考量,新校区选址在双流县黄水镇长沟社区三组、五组和彭镇光荣社区七组内,位居宜城大道以南、双楠大道以东。 去年4月21日,棠湖中学迁建工程进场施工。展开新校区规划效果图,一所现代化的校园、书院式的学校映入眼帘,书院味儿浓厚的图书馆位于正前方,右侧,被人工湖环绕的弧形演艺中心让人向往。据了解,该校区建筑面积达9.8万平方米,建成后,教学楼、图书馆、国际部、科技实验楼、演艺中心、食堂、宿舍等功能大楼一应俱全,为满足学生运动需求,校园内还配有50米标准游泳池及200米、400米标准体育场。新校区预计规划办学规模为90个班,能容纳4500名学生,能够满足市民对于优质教育校园的学位需求。 普惠学前教育扩面公益性幼儿园 去年9月,家住公兴街道荷韵佳苑小区的居民曾兰兰总算了却一桩心事,孩子不出小区便能就近就读幼儿园,入园还能享受政府补贴。这一切,都得益于小区内新增了一所公建配套的公益性幼儿园。 走进荷韵佳苑二期,便听到一阵欢快的音乐声和孩子的笑声,小区内,荷韵佳苑幼儿园的师生正在操场上排练舞蹈,不少小区居民在园外驻足观看。小二班学生家长曾兰兰表示,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她跑遍了周围的幼儿园逐一比较。公立幼儿园离家太远,接送不便,上下学还担心出意外;民办幼儿园又担忧教学质量不高,综合考虑后她选定了小区内配套的荷韵佳苑幼儿园。她说:“这是一所公益性幼儿园,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按照统一标准进行配备,而且离家近,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 为了让更多“价廉质优”的幼儿园办在老百姓的家门口,使全县更多的适龄幼儿享受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去年,双流县共有14所优质民办幼儿园成功转型为公益性幼儿园,新增学位900余个。 据介绍,作为公益性幼儿园,凡是户籍在大成都范围的已经满3岁的孩子入读该园,均可以享受政府的补助,为家长减少了费用支出。双流县教育局教育科副科长丁凯介绍,由于办园体制差异,老百姓更愿意选择公办园入读,产生了新的“择园热”。双流县提高对民办公益性幼儿园的补助力度,不仅能促使更多的优质民办幼儿园转型为公益性幼儿园,还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目前,双流县共有公益性幼儿园40所,提供学位11633个,公益性幼儿园覆盖率达78%。为了让更多适龄幼儿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双流县还将继续扩大公益性学前教育覆盖面,培育一批优质民办幼儿园转型为公益性幼儿园,并结合双流实际,适时地新建公益性幼儿园,进一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多元化办园体制。    (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