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县新食品药品监管体系观察

11.12.2013  11:38

从今往后,你们办证办事不再麻烦,找食品药品监管局便可一站办结。”12月6日下午3点,成都双流县东升街道白鹤社区一家餐馆内人声鼎沸,社区30多名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店老板齐聚一堂,首次学习食品药品监管新知识,而为他们上“第一课”的是刚刚上岗的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赖城。

说完新监管体系变化,赖城话锋一转,作出“友情提示”:“改革后街道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所,每天都要对辖区经营单位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一律逗硬顶格严处,大家要自觉遵纪守法哈。”此话并非空穴来风,彼时双流县西航港食品药品监管所开出了该所履责来第一张处罚文书,责令辖区一证照不齐的经营户限期整改。

村社协管员守住食药监管最后一环

11月25日,双流县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率先完成,翌日新监管体系开始正式运行。根据该县“三定”规定,县食药监局配备行政编制32名,行政执法类事业编制不少于15名,并组建县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全县12个街道、乡镇均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所,所长皆按照正科级级别高配,全县129个村社均设立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加上此前招聘的92名街道、乡镇食品安全协管员,改革后全县从事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人员将接近150名,比改革前翻了一倍多。”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曹优德表示,新监管队伍堪称庞大。“有了这么一支队伍,只要加强培训和指导,假以时日,将筑起基层食药安全牢固的监管防线。

事实上,在新监管体系运行最初这半个月,监管人员的培训和融合便是新局开门第一大事。“虽然大家来自不同部门,但从今以后都是食药监人,互相打招呼不要再说‘你们’,要说‘我们’。”11月26日,在新监管体系运行第一天,县食药监局副局长冯之富便对机关人员作出包括用语在内的系列规范。而在接下来的半月内,全县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人员、协管员等队伍都进行了业务培训学习。“我也是通过县上组织的学习才认识到,在新监管体系中,村社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占有重要角色。”赖城表示,此次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改革,从国务院到省、市、县政府,都首次明确提出要在村社设立食品药品协管员,成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的最后一环。“能够成为首批协管员,既是荣耀更是责任。”而在本轮改革中,与村社食品药品协管员同时首次出现的还有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所。

乡镇监管所一天可巡查辖区好几遍

餐饮企业要重点检查其进货台账、油脂处理及清洁消毒设备和规范。”12月6日,在西航港街道一餐馆门口,从工商、质检划转过来的新食药监人正认真聆听着同事讲解餐饮监管实务。“这是我们的社会实践培训,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习精通食品药品每个环节的监管。”从县工商局调过来的贺昌明说,以前他们只精通食品流通监管,对餐饮和生产环节监管不熟悉,此次培训就针对我们每个人的知识盲区进行重点培训。

由于此前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中没有乡镇、街道这一层级,因此本轮改革在乡镇街道面临着人员、经费、办公场所短缺等困难,被认为是本轮改革中最大的难点。“编制、经费和办公场所兴建都有严格的政策红线,我们便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予以解决。”曹优德透露,针对乡镇派出机构人员编制少的情况,该县今年财政拨款近300万元,向社会招聘了92名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平均每个乡镇分配有7名人员,再加上本轮改革要求每个乡镇确立的1—2名行政人员,目前全县每个乡镇、街道已有近10名人员。

每个街道、乡镇都有这么多人监管,放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10名工作人员每天就可以将一个乡镇、街道巡查好几遍,这样达到的监管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贺昌明说,这样的监管将有望实现多方共赢,消费者都见到有穿制服的监管人员来回巡查,消费起来也更放心了;而企业也认为这会倒逼企业自身加强安全,也会有效揪出行业害群之马,重构消费信心。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玉沙路98号A区
值班电话:028-86785160 
网站统计:
四川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东城根南街30号
技术支持:四川省华虹医药网络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蜀ICP备09009459号